劉長卿(liú chánɡ qīnɡ)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jiān)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zhuǎn)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生平
劉長卿,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間,后遷居洛陽。姚合《極玄集》卷下云劉長卿為“宣城人”;又中唐林寶《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諸郡劉姓云:“考功郎中劉慶約,宣州人;孫長卿,隨州刺史。”林寶稍早于姚合,所記一致,足消人疑。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詩集類著錄《劉隨州集》十卷,并云:“唐隨州刺史宣城劉長卿文房撰”,當據(jù)林、姚二氏之說。然《新唐書·藝文志》云稱劉長卿為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唐才子傳》襲云:“河間人”,又同卷李季蘭條:“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河間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長卿一族,何時遷洛陽,殆不可考。及觀劉集,知洛陽故業(yè)縈懷于中,感情甚深,斷非居日淺短者可比。劉長卿《舊唐書》、《新唐書》都沒有傳記,關(guān)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確考。聞一多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jīng)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劉長卿為年輕時在嵩山讀書,742-746年(唐玄宗天寶)間登進士第。一說755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劉長卿可能才登進士第,但是還沒有揭榜,便爆發(fā)安史之亂了。
756年,唐肅宗即位,劉長卿被任命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不久被誣入獄,遇大赦獲釋。
758年(唐肅宗至德三年)正月,攝(代理)海鹽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尉,但劉長卿并未到南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jiān)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zhuǎn)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生平
劉長卿,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因官至隨州刺史,亦稱劉隨州。宣城(今屬安徽)人,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間,后遷居洛陽。姚合《極玄集》卷下云劉長卿為“宣城人”;又中唐林寶《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諸郡劉姓云:“考功郎中劉慶約,宣州人;孫長卿,隨州刺史。”林寶稍早于姚合,所記一致,足消人疑。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九詩集類著錄《劉隨州集》十卷,并云:“唐隨州刺史宣城劉長卿文房撰”,當據(jù)林、姚二氏之說。然《新唐書·藝文志》云稱劉長卿為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唐才子傳》襲云:“河間人”,又同卷李季蘭條:“知河間劉長卿有陰重之疾”。河間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長卿一族,何時遷洛陽,殆不可考。及觀劉集,知洛陽故業(yè)縈懷于中,感情甚深,斷非居日淺短者可比。劉長卿《舊唐書》、《新唐書》都沒有傳記,關(guān)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確考。聞一多認為其生年為公元709年,傅璇琮認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還有其它的說法。卒年,一般認為是在789至791年之間;也就是說,劉長卿經(jīng)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劉長卿為年輕時在嵩山讀書,742-746年(唐玄宗天寶)間登進士第。一說755年(唐玄宗開元十四年),劉長卿可能才登進士第,但是還沒有揭榜,便爆發(fā)安史之亂了。
756年,唐肅宗即位,劉長卿被任命到蘇州下屬的長洲縣當縣尉。不久被誣入獄,遇大赦獲釋。
758年(唐肅宗至德三年)正月,攝(代理)海鹽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尉,但劉長卿并未到南
巴實際任職。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蘇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jīng)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
770年(唐代宗大歷五年)以后,歷任轉(zhuǎn)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
784年(興元元年)和785年(貞元元年)間,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割據(jù)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zhàn),劉長卿即在此期間離開隨州。
劉長卿離開隨州后,大約流寓江州,晚歲入淮南節(jié)度使幕。約卒于790(唐貞元六年)前后。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蘇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jīng)歷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
770年(唐代宗大歷五年)以后,歷任轉(zhuǎn)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zhuǎn)運留后。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
784年(興元元年)和785年(貞元元年)間,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割據(jù)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zhàn),劉長卿即在此期間離開隨州。
劉長卿離開隨州后,大約流寓江州,晚歲入淮南節(jié)度使幕。約卒于790(唐貞元六年)前后。
-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寫景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2、《新年作》 唐詩三百首 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
- 3、《送靈澈上人》 唐詩三百首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斜陽 一作...
- 4、《聽彈琴》 唐詩三百首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七弦 一作:七絲)古調(diào)...
- 5、《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詩三百首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 6、《餞別王十一南游》 唐詩三百首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長江一帆遠,...
- 7、《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送別 萬里辭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
- 8、《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唐詩三百首 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
- 9、《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寫景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
- 10、《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詩三百首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夕陽依舊壘,...
- 11、《長沙過賈誼宅》 唐詩三百首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
- 12、《別嚴士元》 雨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fù)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
- 13、《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寫景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
- 14、《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唐詩三百首 汀洲無浪復(fù)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漢口夕陽斜渡鳥,洞庭秋水遠連...
- 15、《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 寫景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
- 16、《早春》 微雨夜來歇,江南春色回。本驚時不住,還恐老相催。人好千場醉,...
- 17、《少年行》 射飛夸侍獵,行樂愛聯(lián)鑣。薦枕青蛾艷,鳴鞭白馬驕。曲房珠翠合,...
- 18、《春草宮懷古》 春天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 19、《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友情 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jīng)雨斷,...
- 20、《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唐詩三百首 生涯豈料承優(yōu)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
- 21、《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yè)》 送別 流落征南將,曾驅(qū)十萬師。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獨立三邊靜,...
- 22、《穆陵關(guān)北逢人歸漁陽》 憂國憂民 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乾。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戰(zhàn)后,...
- 23、《海鹽官舍早春》 小邑滄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遠客,萬事極飄蓬。柳色孤城里,...
- 24、《酬李穆見寄》 寫景 孤舟相訪至天涯,萬轉(zhuǎn)云山路更賒。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
- 25、《岳陽樓》 行盡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兩嵯峨。樓前歸客怨秋夢,湖上美人疑夜...
- 26、《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舊游成遠道,...
- 27、《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幽琴》 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diào)雖自愛,...
- 28、《喜李翰自越至》 南浮滄海上,萬里到吳臺。久別長相憶,孤舟何處來。春風催客醉,...
- 29、《會赦后酬主簿所問》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
- 30、《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 南地隨緣久,東林幾歲空。暮山門獨掩,春草路難通。作梵連松韻,...
- 31、《送靈澈上人還越中》 禪客無心杖錫還,沃洲深處草堂閑。身隨敝屨經(jīng)殘雪,手綻寒衣入舊...
- 32、《相和歌辭·王昭君》 自矜妖艷色,不顧丹青人。那知粉繢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上馬...
- 33、《游南園,偶見在陰墻下葵,因以成詠》 此地常無日,青青獨在陰。太陽偏不及,非是未傾心。...
- 34、《送張十八歸桐廬》 歸人乘野艇,帶月過江村。正落寒潮水,相隨夜到門。...
- 35、《夜中對雪贈秦系,時秦初與謝氏離婚,謝氏在越》 月明花滿地,君自憶山陰。誰遣因風起,紛紛亂此心。...
- 36、《送張起、崔載華之閩中》 朝無寒士達,家在舊山貧。相送天涯里,憐君更遠人。...
- 37、《江州留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江海相逢少,東南別處長。獨行風裊裊,相去水茫茫。白首辭同舍,...
- 38、《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蕭使君》 宰臣思得度,鷗鳥戀為群。遠客回飛錫,空山臥白云。夕陽孤艇去,...
- 39、《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扁舟乘興客,不憚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別情。水聲冰下咽,...
- 40、《酬張夏》 幾歲依窮海,頹年惜故陰。劍寒空有氣,松老欲無心。玩雪勞相訪,...
- 41、《送裴郎中貶吉州》 亂軍交白刃,一騎出黃塵。漢節(jié)同歸闕,江帆共逐臣。猿愁歧路晚,...
- 42、《朱放自杭州與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簡吏部楊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凄涼江水濱。好辭千古事,墮淚萬家人。鵩集占書久,...
- 43、《卻歸睦州至七里灘下作》 南歸猶謫宦,獨上子陵灘。江樹臨洲晚,沙禽對水寒。山開斜照在,...
- 44、《茱萸灣北答崔載華問》 荒涼野店絕,迢遞人煙遠。蒼蒼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 45、《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悠悠白云里,獨住青山客。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 46、《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共悲來夏口,何事更南征。霧露行人少,瀟湘春草生。鶯啼何處夢,...
- 47、《逢郴州使,因寄鄭協(xié)律》 相思楚天外,夢寐楚猿吟。更落淮南葉,難為江上心。衡陽問人遠,...
- 48、《使回次楊柳過元八所居》 君家楊柳渡,來往落帆過。綠竹經(jīng)寒在,青山欲暮多。薜蘿誠可戀,...
- 49、《秋夜肅公房喜普門上人自陽羨山至》 山棲久不見,林下偶同游。早晚來香積,何人住沃洲。寒禽驚后夜,...
- 50、《送張司直赴嶺南謁張尚書》 番禺萬里路,遠客片帆過。盛府依橫海,荒祠拜伏波。人經(jīng)秋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