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行》
唐代·李白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
佳人當(dāng)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fēng)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xiàn)歌笑,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
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
小臣拜獻(xiàn)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皇宮深深樓閣高聳云霄,金色的蛟龍盤旋在堂前華麗的柱子上。
美女們在窗前化妝打扮,玉手撫動琴弦。
美妙的箏聲隨春風(fēng)吹落,傳入游樂的君王的耳里,這應(yīng)該是那首《升天行》吧。
泛舟在白蓮池上,如蓬萊仙境一般,樓船劃破湖面急促前進(jìn),驚起陣陣波浪。
眾多的宮女們奏起音樂唱起歌曲,敲打鐘鼓的聲音都要使宮殿轟倒。這是多么壯觀的天下百姓歌舞太平的場面呀。
只要君王于民休養(yǎng)生息,百姓就會安居樂業(yè),天下太平。
天庭上三十六個天帝要來迎接,仙人們駕著彩云翩然而下。
但皇帝不愿意隨他們而去,寧愿留在人間。
皇帝豈能像軒轅氏那樣,乘龍飛天而去,不顧他的子民,獨自來往于青天之上?
小臣我祝愿皇帝壽比南山,陛下的英名萬古流芳。
注釋
①紫清:紫微清都之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②弦將手語:意思是弦與手摩擦而成聲。
③《升天行》:古樂府名。
④天池:指御園的池沼。
⑤三十六帝:道教傳說有三十六天帝。
⑥鎬京:西周武王建都鎬京,在長安縣西北十八里,自漢武帝后遺址淪陷。這里代指國都。
賞析
《春日行》是樂府時景二十五曲之一,本詠春游,李白擬作詠君王游樂之詞。在這首樂府詩中,李白借用向唐玄宗祝壽之機,用黃帝升天的故事,規(guī)勸唐玄宗
無為而治,為民休養(yǎng)生息,與民同樂,發(fā)揮了詩歌的隱諷作用。
此詩主要內(nèi)容是諷刺封建帝王們好神仙,求長生而不成功,提倡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之術(shù)。“我無為,人自寧”,“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為全詩主旨。
全詩可分為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寫帝王們身居豪華富麗的宮殿,身邊美女嬌娃成群,享盡人間榮華富貴,而對此仍不滿足,妄想成仙升天。中間五句為第二段,寫帝王游冶苑池,宮女歌笑,鐘鼓齊鳴,百姓祝福。這一段濃墨重彩,寫盡了帝王們極盡聲色的奢靡生活,看似歌功頌德,暗含諷諫之意。最后十句為第三段,表達(dá)詩人的觀點:求神成仙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可能像軒轅黃帝那樣聆聽到廣成子的教誨,也不會像軒轅黃帝那樣乘龍上天,最終還得留在自己的京城。只有清靜無為,才能治國安民。末二句,企望唐玄宗成就偉業(yè),垂名萬古。
大多數(shù)獻(xiàn)給皇帝的詩歌都比較拘謹(jǐn),生怕有不當(dāng)之處,李白的這首樂府詩,寫如行云流水,婉轉(zhuǎn)動聽,應(yīng)該說是成功的。既飄飄欲仙,又不卑不亢,規(guī)勸之意明顯,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是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或四載(745年),李白應(yīng)詔入京以后待詔翰林時所作。明胡震亨云:“鮑照《春日行》詠春游,太白則擬君王游樂之辭!碧菩诖喝辗河伟咨彸兀倮畎鬃鬓o。時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興而作此詩。
展開全文此詩主要內(nèi)容是諷刺封建帝王們好神仙,求長生而不成功,提倡道家無為而治的治國之術(shù)。“我無為,人自寧”,“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為全詩主旨。
全詩可分為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寫帝王們身居豪華富麗的宮殿,身邊美女嬌娃成群,享盡人間榮華富貴,而對此仍不滿足,妄想成仙升天。中間五句為第二段,寫帝王游冶苑池,宮女歌笑,鐘鼓齊鳴,百姓祝福。這一段濃墨重彩,寫盡了帝王們極盡聲色的奢靡生活,看似歌功頌德,暗含諷諫之意。最后十句為第三段,表達(dá)詩人的觀點:求神成仙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可能像軒轅黃帝那樣聆聽到廣成子的教誨,也不會像軒轅黃帝那樣乘龍上天,最終還得留在自己的京城。只有清靜無為,才能治國安民。末二句,企望唐玄宗成就偉業(yè),垂名萬古。
大多數(shù)獻(xiàn)給皇帝的詩歌都比較拘謹(jǐn),生怕有不當(dāng)之處,李白的這首樂府詩,寫如行云流水,婉轉(zhuǎn)動聽,應(yīng)該說是成功的。既飄飄欲仙,又不卑不亢,規(guī)勸之意明顯,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是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或四載(745年),李白應(yīng)詔入京以后待詔翰林時所作。明胡震亨云:“鮑照《春日行》詠春游,太白則擬君王游樂之辭!碧菩诖喝辗河伟咨彸兀倮畎鬃鬓o。時李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即興而作此詩。
李白(lǐ bái)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