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睢陽作》
唐代·張巡
接戰(zhàn)春來苦,孤城日漸危。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yīng)難敵,堅貞諒不移。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張巡(zhānɡ xún)
張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蒲州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新唐書》本傳載為鄧州南陽)。唐代中期名臣。唐玄宗開元末年,張巡中進士,歷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安史之亂時,起兵守雍丘,抵抗叛軍。至德二載(757年),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十三萬南侵江淮屏障睢陽,張巡與許遠等數(shù)千人,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死守睢陽,前后交戰(zhàn)四百馀次,使叛軍損失慘重,有效阻遏了叛軍南犯之勢,遮蔽了江淮地區(qū),保障了唐朝東南的安全。終因糧草耗盡、士卒死傷殆盡而被俘遇害。后獲贈揚州大都督、鄧國公。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張巡繪像凌煙閣。至明清時,得以從祀歷代帝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