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其一》
唐代·李商隱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一
十歲就能夠即席作詩,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在座的人觸動離情。
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
丹山路上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應(yīng)和著老鳳蒼亮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聽。
譯文二
(在昨日)蠟燭點點、滴淚成灰,凄凄滿別情的送別宴席上,(您的兒子)十歲的韓偓文思敏捷的就像東晉的袁虎一樣,走馬之間即成文章;(不久,您將帶您的兒子到果州上任了)在那萬里長的丹山路上,桐花盛開,花叢中傳來那雛鳳的鳴聲,一定會比那老鳳更為清亮動聽(您兒子的才情就像雛鳳一樣一定比你這只老鳳凰的聲音還清亮)!袄哮P”之聲。
注釋
⑴韓冬郎:韓偓,浮名冬郎,是李商隱的連襟韓瞻的兒子,是晚唐大有名氣的詩人,有《翰林集》一卷,《香奩集》三卷!斑B宵侍坐徘徊久”是殘句,原詩已佚。老成:指冬郎雖年少,但詩風老練成熟。杜甫《敬贈鄭諫議十韻》:“毫發(fā)無遺憾,波瀾?yīng)毨铣伞!彼兆芬鳎汗?51年(大中五年)李商隱將赴梓州柳幕,離長安時,韓偓父子為之餞行,偓曾作詩相送,其詩有“連宵侍坐徘徊久”句。至公元856年(大中十年),李回長安,因作二首絕句追答。畏之:韓瞻的字。
⑵十歲:公元851年(大中五年),韓偓十歲。裁詩:作詩。走馬成:言其作詩文思敏捷,走馬之間即可成章!妒勒f新語·文學》:“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
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cè),極嘆其才!李白《與韓荊州書》:“雖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⑶“冷灰”句:當是當時餞別宴席上的情景。
⑷“桐花”句:《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薄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薄妒酚洝へ浿硞鳌罚骸鞍褪窆褘D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 現(xiàn)常用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桐,梧桐,傳說鳳凰非梧桐不宿。丹山:傳說為鳳凰產(chǎn)地。
⑸“雛鳳”句:此戲謔韓瞻,并贊其子韓偓的詩才!稌x書·陸云傳》:“陸云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庇侄鸥τ小扒逍骡组_府”“庾信文章老更成”詩句,商隱此言“清”“老”,當即此意。在商隱赴梓幕后不久,韓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韓偓必隨行,所以這里說丹山路上,有“雛鳳”
創(chuàng)作背景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別李商隱晚宴上,時年十歲韓偓即席賦詩,才驚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賞析二
這首詩用一條長題說明作詩的緣由。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小字冬郎,是李商隱的姨侄,他少有才華。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是李商隱的故交和連襟。大中五年(851)秋末 ,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才華驚動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詩中最后兩句名句,將冬郎及其父親畏之比作鳳凰。丹山相傳是產(chǎn)鳳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開,鳳凰偕鳴,其中雛鳳鳴聲清圓,更勝于老鳳。
賞析一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用“冷灰殘燭”,說明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闔座的人觸動離情。在這種慘淡的氣氛中,十歲的冬郎觸發(fā)了詩思,飛速地揮寫成送別的詩章。這就是此篇頭兩句對當年情景的追述。別宴的情況交代簡略,重點突出冬郎題詩,是為了主題的需要。
記事已畢,轉(zhuǎn)入評贊。為了不使詩句淪于一般的套語,詩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冬郎父子比作鳳,以“雛鳳清于老鳳聲”表明青出于藍,抽象的道理從而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形象。如此還不夠生動。詩人又聯(lián)想到,傳說中鳳凰產(chǎn)在丹山,它喜歡棲息的是梧桐樹。經(jīng)過想象的馳騁,便構(gòu)成這樣一幅令人神往的圖景: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附和著老鳳蒼涼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人。這是非常富于詩情畫意的描繪?戳诉@幅圖畫,冬郎的崢嶸年少和俊拔詩才就都躍然紙上了。
使用鮮活生動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將實事實情轉(zhuǎn)化為虛擬的情境、畫面,這可以說是李商隱詩歌婉曲達意的又一種表達形式。一首本來容易寫得平凡的寄酬詩,以“雛鳳聲清”的名句歷來傳誦不衰,除了詩人對后輩的真切情意外,跟這樣的表達形式是分不開的。
展開全文⑶“冷灰”句:當是當時餞別宴席上的情景。
⑷“桐花”句:《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薄渡胶=(jīng)·南山經(jīng)》:“丹穴之山……丹水出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薄妒酚洝へ浿硞鳌罚骸鞍褪窆褘D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 現(xiàn)常用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將更有作為,不可限量。桐,梧桐,傳說鳳凰非梧桐不宿。丹山:傳說為鳳凰產(chǎn)地。
⑸“雛鳳”句:此戲謔韓瞻,并贊其子韓偓的詩才!稌x書·陸云傳》:“陸云幼時,吳尚書廣陵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庇侄鸥τ小扒逍骡组_府”“庾信文章老更成”詩句,商隱此言“清”“老”,當即此意。在商隱赴梓幕后不久,韓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韓偓必隨行,所以這里說丹山路上,有“雛鳳”
創(chuàng)作背景
唐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府。在送別李商隱晚宴上,時年十歲韓偓即席賦詩,才驚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賞析二
這首詩用一條長題說明作詩的緣由。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小字冬郎,是李商隱的姨侄,他少有才華。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是李商隱的故交和連襟。大中五年(851)秋末 ,李商隱離京赴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才華驚動四座。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誦韓偓題贈的詩句,回憶往事,寫了兩首七絕酬答。這是其中的第一篇。
詩中最后兩句名句,將冬郎及其父親畏之比作鳳凰。丹山相傳是產(chǎn)鳳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開,鳳凰偕鳴,其中雛鳳鳴聲清圓,更勝于老鳳。
賞析一
酒宴上的蠟燭燒殘了大半,燭芯的灰燼也冷卻了。用“冷灰殘燭”,說明送別的筵宴已近尾聲,闔座的人觸動離情。在這種慘淡的氣氛中,十歲的冬郎觸發(fā)了詩思,飛速地揮寫成送別的詩章。這就是此篇頭兩句對當年情景的追述。別宴的情況交代簡略,重點突出冬郎題詩,是為了主題的需要。
記事已畢,轉(zhuǎn)入評贊。為了不使詩句淪于一般的套語,詩人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冬郎父子比作鳳,以“雛鳳清于老鳳聲”表明青出于藍,抽象的道理從而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形象。如此還不夠生動。詩人又聯(lián)想到,傳說中鳳凰產(chǎn)在丹山,它喜歡棲息的是梧桐樹。經(jīng)過想象的馳騁,便構(gòu)成這樣一幅令人神往的圖景:遙遠的丹山道上,美麗的桐花覆蓋遍野,花叢中不時傳來雛鳳清脆圓潤的鳴聲,附和著老鳳蒼涼的呼叫,顯得更為悅耳動人。這是非常富于詩情畫意的描繪?戳诉@幅圖畫,冬郎的崢嶸年少和俊拔詩才就都躍然紙上了。
使用鮮活生動的聯(lián)想和想象,將實事實情轉(zhuǎn)化為虛擬的情境、畫面,這可以說是李商隱詩歌婉曲達意的又一種表達形式。一首本來容易寫得平凡的寄酬詩,以“雛鳳聲清”的名句歷來傳誦不衰,除了詩人對后輩的真切情意外,跟這樣的表達形式是分不開的。
李商隱(lǐ shānɡ yǐn)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gòu)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熱門古詩分類
贊助商鏈接
李商隱的詩
- 《和孫樸韋蟾孔雀詠》
- 《送王十三校書分司》
- 《夢令狐學士》
- 《垂柳》
- 《嘲櫻桃》
- 《贈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
- 《青陵臺》
- 《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
- 《定子(此詩又見《杜牧外集》,題作隋苑)》
- 《汴上送李郢之蘇州》
- 《河清與趙氏昆季宴集得擬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