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白》
唐代·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jī)巧。野人對膻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旅居?xùn)|都的兩年中,我所經(jīng)歷的那些機(jī)智靈巧的事情,最使人討厭。我是個(gè)居住在郊野民間的人,但對于發(fā)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連粗食都吃不飽。難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飯,使臉色長得好一些嗎?我感到最困難的是缺乏煉金丹的藥物(原材料),在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掃帚掃過了一樣,連藥物的痕跡都沒有了。您這個(gè)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脫身金馬門,獨(dú)去尋討幽隱。我也要離開東都,到梁宋去游覽,到時(shí)我一定去訪問您。
注釋
客,旅居他鄉(xiāng)。歷,經(jīng)過。厭,厭惡。機(jī)巧,機(jī)智靈巧。習(xí)俗難居也。東都,隋置,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廢。公元628年(唐貞觀二年),號洛陽宮,公元657年(唐顯慶二年),詔改東都。
腥羶,則臭味弗投。草食曰羶,牛羊之屬。水族曰腥,魚鱉之屬。對,對頭,敵手。
豈,難道。無,沒有。青精飯,《陶隱居登真隱訣》:“太極真人青精乾食(饣迅)飯法。采用南燭草帶有露水的葉及莖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飯作青碧色,高格曝乾,當(dāng)三蒸曝,每蒸輒以葉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補(bǔ)髓,消滅三蟲。久服可延壽益顏!扁谎福▁ùn音迅),鳥飯。
苦,因某種情況而感到困難。大藥,道家的金丹。青精不如大藥,嘆避世引年之無術(shù)也。
金閨,金馬門的別稱,亦指封建朝廷。彥,舊時(shí)士的美稱!犊装矅鴤鳌罚骸懊朗吭粡!庇挠懀^尋討幽隱。
瑤草,仙草,也泛指珍異之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不可使塵網(wǎng)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精華,共輕擧耳!
簡析
這首五言古詩《贈李白》為杜甫公元744年(唐天寶三載)所作。此詩共分兩段,前八句為一段,后四句為一段。第一段八句自敘,表達(dá)厭都市而羨山林之情。第二段四句方及
李白,贈李,表明欲遂偕隱之志。公元744年,李白受詔供奉翰林,旋被高力士譖言,帝賜金放還。李白讬鸚鵡以賦曰:“落羽辭金殿,是脫身也!笔悄,李白從高天師授箓,同時(shí)事華蓋君,隱王屋山艮岑。因此說“脫身事幽討”。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杜甫贈李白最早的一首詩。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杜甫在東都(洛陽),李白以高力士之譖(誣陷),亦放還,游東都,此贈詩,當(dāng)在其時(shí),故有脫身金閨之句。
展開全文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杜甫贈李白最早的一首詩。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杜甫在東都(洛陽),李白以高力士之譖(誣陷),亦放還,游東都,此贈詩,當(dāng)在其時(shí),故有脫身金閨之句。
杜甫(dù fǔ)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熱門古詩分類
贊助商鏈接
杜甫的詩
- 《哀江頭》 唐詩三百首
- 《孟氏(集有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詩)》
- 《重過何氏五首》 寫景
-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 《白小》
- 《地隅》
- 《贈蘇四徯》
- 《留花門》
- 《舍弟觀歸藍(lán)田迎新婦,送示兩篇》
- 《螢火》
- 《三韻三篇》
-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