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該詩句摘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賞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更是因為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成為一曲悲壯的千古絕唱。近日,因教學(xué)上的需要,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發(fā)現(xiàn)有的賞析文章進(jìn)而把這句話理解成在寫“別后相思”。例如,蘇教版新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學(xué)參考書上說,“頷聯(lián)(指這句話)寫別后相思,以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這里的‘絲’和思念的‘思’諧音”。另外,在網(wǎng)絡(luò)上流傳甚廣的是一篇署名郝世峰的文章(國際在線),不但強(qiáng)調(diào)“絲”與“思”的諧音,來說明“春蠶到死絲方盡”在寫“思念”(文中的意思就是“別后思念”),而且,在賞析“蠟炬成灰淚始干”時,還借唐朝以前的詩句“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和“思君如夜?fàn)T,煎淚幾千行”(陳叔達(dá)《思君如夜?fàn)T》),來證明“蠟燭燃淚”是在比喻“思念之痛的煎熬”。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的詩
- 《詠史二首·其二》
- 《過招國李家南園二首》
- 《五月六日夜憶往歲秋與徹師同宿(知玄法師弟子僧徹)》
- 《鄠杜馬上念漢書(一云五陵懷古)》
- 《細(xì)雨》
- 《蟬》 唐詩三百首
- 《深樹見一顆櫻桃尚在》
- 《水齋》
- 《寄成都高苗二從事》
- 《即目》
- 《無題·颯颯東風(fēng)細(xì)雨來》 唐詩三百首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