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zhānɡ kě jiǔ)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作品
張可久存世作品現(xiàn)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數(shù)量為有元之冠,為元代傳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現(xiàn)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個人作品占朝代作品總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傳世的只有張養(yǎng)浩、喬吉和張可久三人,但其他兩人都是在臨死前或死后才刊行于世。而張可久不僅在元代已有四本散曲集傳世(鐘嗣成《靈鬼簿》記載,“有《今樂府》盛行于世,又有《吳鹽》、《蘇堤漁唱》”,另有胡存善編《小山樂府》),在元曲選集《陽春白雪》和《樂府群英》中,張可久入選的作品也是最多的。這說明他的作品在元代已獲得了廣泛的歡迎,甚至連元武宗在皇宮賞月時也令宮女傳唱他的散曲。
散曲集有《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張小山北曲聯(lián)樂府》等版本傳世。
明朝朱權(quán)在其《太和正音譜》中稱張可久為“詞林之宗匠”,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明李開先則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社”。
生平
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后以路吏轉(zhuǎn)首領(lǐng)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fēng)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詩,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為昆山幕僚(見李祁《云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游江南之名勝古跡,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作品
張可久存世作品現(xiàn)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數(shù)量為有元之冠,為元代傳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現(xiàn)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個人作品占朝代作品總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傳世的只有張養(yǎng)浩、喬吉和張可久三人,但其他兩人都是在臨死前或死后才刊行于世。而張可久不僅在元代已有四本散曲集傳世(鐘嗣成《靈鬼簿》記載,“有《今樂府》盛行于世,又有《吳鹽》、《蘇堤漁唱》”,另有胡存善編《小山樂府》),在元曲選集《陽春白雪》和《樂府群英》中,張可久入選的作品也是最多的。這說明他的作品在元代已獲得了廣泛的歡迎,甚至連元武宗在皇宮賞月時也令宮女傳唱他的散曲。
散曲集有《小山樂府》、《張小山小令》、《張小山北曲聯(lián)樂府》等版本傳世。
明朝朱權(quán)在其《太和正音譜》中稱張可久為“詞林之宗匠”,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明李開先則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社”。
生平
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后以路吏轉(zhuǎn)首領(lǐng)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fēng)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詩,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為昆山幕僚(見李祁《云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游江南之名勝古跡,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
成就
最為多產(chǎn)的散曲大家
張畢生致力于詞曲的創(chuàng)作,是元代最為多產(chǎn)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時便享有盛譽。其作品風(fēng)格多樣“或詠自然風(fēng)光、或述頹放生活、或為酬作、或?qū)戦|情”,是元代散曲中“清麗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曲,元世已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三種行于世(見曹本《錄鬼簿》),且胡正臣子胡存善已編有《小山樂府》(同上)。今存散曲,據(jù)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shù)九套,其數(shù)量為元人之冠。小山亦能詩,見于《元詩選》癸集,然以散曲盛稱于世。元·高栻《雙調(diào)·殿前歡《題小山蘇堤漁唱》稱其“才華壓盡香奩句,字字清殊”,“價等連城玉,名重《長門賦》”;大食惟寅《雙調(diào)·燕引雛》《奉寄小山先輩》稱其“聲傳南國,名播中州”。明·賈仲明補《錄鬼簿》挽詞,稱“照耀乾坤《今樂府》,《蘇堤漁唱》文相助,又《吳鹽》余意續(xù)”,“荊山玉,合浦珠,壓倒群儒”(天一閣本《錄鬼簿》)。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瑤天笙鶴”,又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吃煙火食氣,真可謂不羈之才;若被太華之仙風(fēng),招蓬萊之海月,誠詞林之宗匠也,當以九方皋之眼相之”。明·李開先序喬吉、張可久二家小令,謂“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王驥德《曲律》則辯云:“李則(王)實甫,杜則(馬)東籬,始當;喬、張,蓋長吉、義山之流”。清·劉熙載《藝概》稱喬、張“兩家固同一騷雅,不落俳語,惟張尤翛然獨遠耳”。今人或有以為小山曲風(fēng)雅麗,其曲作有“不脫詞境”、“詞曲間幾乎一致”者,但亦肯定“小山一人造境,亦散曲中清華一派之所由立也”(任訥《曲諧》)。
部分作品如〔慶東原〕《和馬致遠先輩韻》等抒發(fā)窮通無定,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賣花聲〕《懷古》等曲寫百姓的痛苦和世道的險惡。這類作品充滿憤世嫉俗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黑白顛倒、賢愚不分的現(xiàn)實。他的小山散曲的又一內(nèi)容是向往歸隱,描寫歸隱生活中的情景!耙浪蓾荆Y(jié)草廬,讀書聲翠微深處。”張可久結(jié)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nèi)容不夠廣闊,不少唱和之作,顯得平庸。雖有憤懣和不滿,但仍表現(xiàn)出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曲的藝術(shù)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于煉字煉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運用詩、詞作法,講究蘊藉工麗,而且常常熔鑄詩詞名句,藉以入于典雅。其作品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yīng)酬懷古之作。作品表現(xiàn)了閑適散逸的情趣,同時吸收了詩詞的聲律,句法及辭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種清麗而不失自然的風(fēng)格。明清以來頗為文人推重。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享譽當時,是一代曲風(fēng)轉(zhuǎn)捩的關(guān)鍵人物。元散曲前期創(chuàng)作崇尚自然真率,后期則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的創(chuàng)作實踐在曲風(fēng)轉(zhuǎn)變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散曲在后期被視為典范。
地位
張可久早年與馬致遠、盧摯、貫云石有交往,曾互相作曲唱和。而他的散曲里涉及的是隱居和游蕩的江湖生活,正如他自己所形象概括的“半紙?zhí)撁f里修程”[上小樓《春思》]。
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chuàng)作很有影響。生活的坎坷使他抑郁悲傷,向往歸隱。因此,描寫歸隱生活的景和情在作品中就顯得多一些!皻w隱”雖然是一個傳統(tǒng)題材,而對張可久來說,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內(nèi)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到70歲尚任小吏“昆山縣幕僚”;80歲還任“監(jiān)稅松源”,有不得已的苦衷……他結(jié)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因此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nèi)容不夠廣闊。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論在思想上或藝術(shù)上都顯得平庸;同時他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歷,又決定了他的生活態(tài)度比較順從,雖有憤懣和不平,都表現(xiàn)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
張可久在散曲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元代前期,散曲家時尚自然真率,后期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在這劃時代轉(zhuǎn)變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力求脫離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于雅正,以豐富多彩而又清麗的風(fēng)格,自成元代散曲鮮花中的奇葩!朵浌聿尽钒褟埧删昧腥搿胺浇癫湃讼嘀摺币活悺K麑9ド⑶,特別致力于小令,能得樂府遺妙。
張可久的散曲作品,當時即已集成。據(jù)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9篇,占元散曲的五分之一。著有《吳鹽》、《蘇堤漁唱》、《小山北曲樂府》等散曲集,又有天一閣本《小山樂府》共六卷。
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被譽為“詞林之宗匠”。清代詩論家劉熙載推崇他為“曲家翹楚”。他的散曲主要的藝術(shù)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于鍛字煉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詩詞作法,籍以入于典雅。許光治說他“儷辭追樂府之工,散句擷唐宋之秀”(《江山風(fēng)月情·自序》)。李開仙《小山小令序》評小山樂府,謂如瑤天笙鶴,有不食煙火氣,可稱之為“曲仙”。
▼最為多產(chǎn)的散曲大家
張畢生致力于詞曲的創(chuàng)作,是元代最為多產(chǎn)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時便享有盛譽。其作品風(fēng)格多樣“或詠自然風(fēng)光、或述頹放生活、或為酬作、或?qū)戦|情”,是元代散曲中“清麗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曲,元世已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三種行于世(見曹本《錄鬼簿》),且胡正臣子胡存善已編有《小山樂府》(同上)。今存散曲,據(jù)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shù)九套,其數(shù)量為元人之冠。小山亦能詩,見于《元詩選》癸集,然以散曲盛稱于世。元·高栻《雙調(diào)·殿前歡《題小山蘇堤漁唱》稱其“才華壓盡香奩句,字字清殊”,“價等連城玉,名重《長門賦》”;大食惟寅《雙調(diào)·燕引雛》《奉寄小山先輩》稱其“聲傳南國,名播中州”。明·賈仲明補《錄鬼簿》挽詞,稱“照耀乾坤《今樂府》,《蘇堤漁唱》文相助,又《吳鹽》余意續(xù)”,“荊山玉,合浦珠,壓倒群儒”(天一閣本《錄鬼簿》)。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瑤天笙鶴”,又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吃煙火食氣,真可謂不羈之才;若被太華之仙風(fēng),招蓬萊之海月,誠詞林之宗匠也,當以九方皋之眼相之”。明·李開先序喬吉、張可久二家小令,謂“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王驥德《曲律》則辯云:“李則(王)實甫,杜則(馬)東籬,始當;喬、張,蓋長吉、義山之流”。清·劉熙載《藝概》稱喬、張“兩家固同一騷雅,不落俳語,惟張尤翛然獨遠耳”。今人或有以為小山曲風(fēng)雅麗,其曲作有“不脫詞境”、“詞曲間幾乎一致”者,但亦肯定“小山一人造境,亦散曲中清華一派之所由立也”(任訥《曲諧》)。
部分作品如〔慶東原〕《和馬致遠先輩韻》等抒發(fā)窮通無定,世態(tài)炎涼的感慨;〔賣花聲〕《懷古》等曲寫百姓的痛苦和世道的險惡。這類作品充滿憤世嫉俗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黑白顛倒、賢愚不分的現(xiàn)實。他的小山散曲的又一內(nèi)容是向往歸隱,描寫歸隱生活中的情景!耙浪蓾荆Y(jié)草廬,讀書聲翠微深處。”張可久結(jié)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nèi)容不夠廣闊,不少唱和之作,顯得平庸。雖有憤懣和不滿,但仍表現(xiàn)出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曲的藝術(shù)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于煉字煉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運用詩、詞作法,講究蘊藉工麗,而且常常熔鑄詩詞名句,藉以入于典雅。其作品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yīng)酬懷古之作。作品表現(xiàn)了閑適散逸的情趣,同時吸收了詩詞的聲律,句法及辭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種清麗而不失自然的風(fēng)格。明清以來頗為文人推重。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享譽當時,是一代曲風(fēng)轉(zhuǎn)捩的關(guān)鍵人物。元散曲前期創(chuàng)作崇尚自然真率,后期則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的創(chuàng)作實踐在曲風(fēng)轉(zhuǎn)變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散曲在后期被視為典范。
地位
張可久早年與馬致遠、盧摯、貫云石有交往,曾互相作曲唱和。而他的散曲里涉及的是隱居和游蕩的江湖生活,正如他自己所形象概括的“半紙?zhí)撁f里修程”[上小樓《春思》]。
張可久長期為吏的身世,對他的創(chuàng)作很有影響。生活的坎坷使他抑郁悲傷,向往歸隱。因此,描寫歸隱生活的景和情在作品中就顯得多一些!皻w隱”雖然是一個傳統(tǒng)題材,而對張可久來說,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內(nèi)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到70歲尚任小吏“昆山縣幕僚”;80歲還任“監(jiān)稅松源”,有不得已的苦衷……他結(jié)交的多為官員和文人,因此生活面比較狹窄,作品內(nèi)容不夠廣闊。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論在思想上或藝術(shù)上都顯得平庸;同時他的社會地位和經(jīng)歷,又決定了他的生活態(tài)度比較順從,雖有憤懣和不平,都表現(xiàn)一種“怨而不怒”的色彩。
張可久在散曲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元代前期,散曲家時尚自然真率,后期追求清麗雅正。張可久在這劃時代轉(zhuǎn)變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力求脫離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于雅正,以豐富多彩而又清麗的風(fēng)格,自成元代散曲鮮花中的奇葩!朵浌聿尽钒褟埧删昧腥搿胺浇癫湃讼嘀摺币活悺K麑9ド⑶,特別致力于小令,能得樂府遺妙。
張可久的散曲作品,當時即已集成。據(jù)隋樹森《全元散曲》所輯,共存小令855首,套數(shù)9篇,占元散曲的五分之一。著有《吳鹽》、《蘇堤漁唱》、《小山北曲樂府》等散曲集,又有天一閣本《小山樂府》共六卷。
張可久是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被譽為“詞林之宗匠”。清代詩論家劉熙載推崇他為“曲家翹楚”。他的散曲主要的藝術(shù)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于鍛字煉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詩詞作法,籍以入于典雅。許光治說他“儷辭追樂府之工,散句擷唐宋之秀”(《江山風(fēng)月情·自序》)。李開仙《小山小令序》評小山樂府,謂如瑤天笙鶴,有不食煙火氣,可稱之為“曲仙”。
- 1、《塞鴻秋·春情》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
- 2、《賣花聲·懷古》 詠史懷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
- 3、《清江引·秋懷》 秋天 西風(fēng)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
- 4、《清江引·春思》 春天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后。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
- 5、《水仙子·懷古》 秋風(fēng)遠塞皂雕旗,明月高臺金鳳杯。紅妝肯為蒼生計,女妖嬈能有幾...
- 6、《人月圓·山中書事》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琢謫棠荆瑓菍m蔓草,楚廟寒鴉。數(shù)...
- 7、《折桂令·九日》 寫景 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
- 8、《普天樂·秋懷》 秋天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fēng)驛馬。落月書燈。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
- 9、《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朝朝瓊樹后庭花,步步金蓮潘麗華,龍蟠虎踞山如畫。傷心詩句多,...
- 10、《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寫景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
- 11、《人月圓·會稽懷古》 地名 林深藏卻云門寺,回首若耶溪。苧蘿人去,蓬萊山在,老樹荒碑。神...
- 12、《寨兒令·次韻懷古》 寫舊游,換新愁,玉簫寒酒醒江上樓。黃鶴磯頭,白鷺汀洲,煙...
- 13、《【雙調(diào)】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 武夷山中落花流水出桃源,暖翠晴云滿藥田。流金古像開香殿,步虛...
- 14、《風(fēng)入松·九日》 花 瑯瑯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fēng)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
- 15、《小梁州·篷窗風(fēng)急雨絲絲》 雨 篷窗風(fēng)急雨絲絲,悶?zāi)硪鼢;搓栁魍泛沃?無一個鱗鴻至,把酒...
- 16、《滿庭芳·客中九日》 重陽節(jié) 乾坤俯仰,賢愚醉醒,今古興亡。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xiāng)。...
- 17、《【正宮】漢東山》 騎鯨滄海汲,高枕白云窩。人生夢南柯,睡覺來也未哥,積玉堆金待...
- 18、《【雙調(diào)】落梅風(fēng)_玉果山先上》 玉果山先上尋梅隨明月,過小橋,記年時杖藜曾到。倚東風(fēng)一枝斜更...
- 19、《【雙調(diào)】清江引_張子堅席上》 張子堅席上云林隱居人未知,且把柴門閉。詩床竹雨涼,茶鼎松風(fēng)細...
- 20、《【中呂】滿庭芳_碧山丹房閑》 碧山丹房閑閑道隱,玄玄妙門,怪怪山人。予生自有神仙分,何必尋...
- 21、《【中呂】山坡羊_春日二首芙》 春日二首芙蓉春帳,葡萄新釀,一聲《金縷》槽前唱。錦生香,翠成...
- 22、《【雙調(diào)】清江引_獨酌玉笛一》 獨酌玉笛一聲天地愁,便覺梅花瘦。寒流清淺時,明月黃昏后,獨醉...
- 23、《【越調(diào)】寨兒令_憶別花見羞》 憶別花見羞,淚凝眸,別時語言不應(yīng)日。柳下秦謳,馬上吳鉤,何處...
- 24、《【中呂】滿庭芳_感興簡王公》 感興簡王公實光陰有幾?休尋富貴,便省別離。相逢幾個人百歲,歸...
- 25、《【中呂】紅繡鞋_題惠山寺舌》 題惠山寺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舊刻漫漶看新碑。林寫傳梵...
- 26、《【雙調(diào)】殿前歡_春晚怨春遲》 春晚怨春遲,夜來風(fēng)雨妒芳菲。西湖云錦吳山翠,正好傳杯。蘭舟畫...
- 27、《【中呂】紅繡鞋_懷古金字淡》 懷古金字淡橋空柳浪,翠微深門掩苔墻,兩袖波光釣斜陽。孤山花已...
- 28、《【中呂】齊天樂過紅衫兒》 道情二首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誤。讀書,圖,駟馬高車,但沾著...
- 29、《【雙調(diào)】慶東原_春日鶯啼晝》 春日鶯啼晝,人倚樓,酒痕淹透香羅袖。薔薇水蘸手,荔枝漿爽口,...
- 30、《【雙調(diào)】殿前歡_次韻桂婆婆》 次韻桂婆婆,云娘行酒雪兒歌。倚南樓喚起東山臥,同入無何。停杯...
- 31、《【商調(diào)】梧葉兒_春日感懷閑》 春日感懷閑羅扇,墜錦囊,塵滿碧紗窗。燕語鳥衣巷,花開白玉堂,...
- 32、《【中呂】普天樂_西湖即事蕊》 西湖即事蕊珠宮,蓬萊洞,青松影里,紅藕香中。千機云錦重,一片...
- 33、《【中呂】喜春來_鑒湖春日雁》 鑒湖春日雁啼秋水移冰柱,蟻泛春波倒玉壺,綠楊花謝燕將雛。人笑...
- 34、《【商調(diào)】梧葉兒_春日郊行長》 春日郊行長空雁,老樹鴉,離思滿煙沙。墨淡淡王維畫。柳疏疏陶令...
- 35、《【商調(diào)】梧葉兒_次韻鴛鴦浦》 次韻鴛鴦浦,鸚鵡洲,竹葉小漁舟。煙中樹,山外樓,水邊鷗,扇面...
- 36、《【雙調(diào)】殿前歡_春游上花臺》 春游上花臺,落紅沾滿綠羅鞋。誰家庭院秋千外,蘭麝裙釵。我閑將...
- 37、《【雙調(diào)】風(fēng)入松_九日哀箏一》 九日哀箏一抹十三弦,飛雁隔秋煙。攜壺莫道登臨晚,蝶雙雙為我留...
- 38、《【越調(diào)】天凈沙_行邊宿國幽》 行邊宿國幽禽疫聳雙肩,晚花香褪妝鈿,月淡煙寒水淺。遠河如練。...
- 39、《【越調(diào)】寨兒今_春晚次韻紅》 春晚次韻紅漸稀,綠將肥,一聲杜鵑殘夢里。踏雪尋梅,看到荼蘼,...
- 40、《【正宮】小梁州》 春游晚歸玉壺春水浸晴霞,景物奢華。彩船歌管間琵琶,青旗掛,沽...
- 41、《【正宮】醉太平_傷春煙消寶》 傷春煙消寶鴨,字篆銀蝸,傷春心事付琵琶,誤平康過馬。玉容淚濕...
- 42、《【雙調(diào)】水仙子_維揚遇雪蘆》 維揚遇雪蘆汀漸漸蟹行沙,梅月昏昏鶴到家,梨云冉冉蝶初化。透朱...
- 43、《【中呂】朝天子_湖上癭杯,》 湖上癭杯,玉醅,夢冷蘆花被。風(fēng)清月白總相宜,樂在其中矣。壽過...
- 44、《【雙調(diào)】得勝令_銀燭照黃昏》 銀燭照黃昏,金屋貯佳人。酒醉三更后,花融一夜春。恩情,怕有些...
- 45、《【中呂】粉蝶兒_春思花落春》 春思花落春歸,怨啼紅杜鵑聲脆,遍園林景物狼籍。草茸茸,花朵朵...
- 46、《【中呂】朱履曲_歸興堂上先》 歸興堂上先生解印,松邊雅子迎門,歸來不管晉無人。蓉花新伴等,...
- 47、《【正宮】端正好_漁樂釣艇小》 漁樂釣艇小苫寒波,蓑笠軟遮風(fēng)雨,打魚人活計蕭疏。儂家鸚鵡洲邊...
- 48、《【中呂】上小樓_題釣臺》 題釣臺亭臺土花,江山圖畫。遁跡煙霞,罷念榮華,間別官家。泥布...
- 49、《【仙呂】太常引》 姑蘇臺賞雪斷塘流水洗凝脂,早起索吟詩。何處覓西施?垂楊柳蕭蕭...
- 50、《【黃鐘】人月圓_春日次韻羅》 春日次韻羅衣還怯?xùn)|風(fēng)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塵世,看看鏡里,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