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樞(xiān yú shū)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xué)之齋”, 自號困學(xué)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jīng)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dāng)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缎略贰酚袀。
生平
據(jù)《鮮于府君墓志銘》記載,鮮于樞的高祖曾經(jīng)做過官,祖父“讀書通大義,不為科舉業(yè)”。蒙古軍隊攻下德興府后,攜家南逃,走到居庸關(guān)被“盜”所殺,祖母帶全家到處奔波, 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陽(今河北涿州)。鮮于樞的父親從事辦理運糧的差事。常年往返于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揚州、杭州之間。鮮于樞少年時不斷隨父遷居。
鮮于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胡須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tài)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dá)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fù)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dǎo)致他與周圍環(huán)境及上層當(dāng)權(quán)者的種種沖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鮮于樞先后輾轉(zhuǎn)于汴梁、揚州、杭州、金華等地,擔(dān)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于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學(xué)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錢塘,年僅57歲。其墓位于今杭州西溪路原苗圃內(nèi)(杭州城西森林公園)
辟謠“趙孟頫迫害鮮于樞”
鮮于樞生于蒙古定宗元年(1246),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享年五十七歲;(1)趙孟頫生于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享年六十九歲。他們相識于至元十五年(1278)左右,之間往來二十四年之久。雖彼此都在宦途上南北奔波,但一有機會總要聚會,談文說藝,樂此不疲。特別是在趙孟頫休病吳興和在浙江儒學(xué)提舉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xué)之齋”, 自號困學(xué)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jīng)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dāng)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缎略贰酚袀。
生平
據(jù)《鮮于府君墓志銘》記載,鮮于樞的高祖曾經(jīng)做過官,祖父“讀書通大義,不為科舉業(yè)”。蒙古軍隊攻下德興府后,攜家南逃,走到居庸關(guān)被“盜”所殺,祖母帶全家到處奔波, 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陽(今河北涿州)。鮮于樞的父親從事辦理運糧的差事。常年往返于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揚州、杭州之間。鮮于樞少年時不斷隨父遷居。
鮮于樞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氣,身材魁梧,胡須濃重,朋友們稱其為“髯公”。同時期的詩人柳貫說他“面帶河朔偉氣,每酒酣驁放,吟詩作字奇態(tài)橫生。其飲酒諸詩,尤曠達(dá)可喜;遇其得意往往為人誦之”。自負(fù)隨意的性格,一開始就導(dǎo)致他與周圍環(huán)境及上層當(dāng)權(quán)者的種種沖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鮮于樞先后輾轉(zhuǎn)于汴梁、揚州、杭州、金華等地,擔(dān)任一些中下級官職,很不順利。常與上司爭是非于公庭之間,一語不合,則拂袖而去,為百姓愛戴,稱“我鮮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貶。37歲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學(xué)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錢塘,年僅57歲。其墓位于今杭州西溪路原苗圃內(nèi)(杭州城西森林公園)
辟謠“趙孟頫迫害鮮于樞”
鮮于樞生于蒙古定宗元年(1246),卒于元大德六年(1302),享年五十七歲;(1)趙孟頫生于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享年六十九歲。他們相識于至元十五年(1278)左右,之間往來二十四年之久。雖彼此都在宦途上南北奔波,但一有機會總要聚會,談文說藝,樂此不疲。特別是在趙孟頫休病吳興和在浙江儒學(xué)提舉
任上的時候,往來應(yīng)該更加密切。本文試對鮮于樞、趙孟頫的行蹤略作勾勒,以明他們之間的交往經(jīng)過。
鮮于樞和趙孟頫是一對惺惺相惜的藝術(shù)知己。用趙孟頫的原話來說“契合無間言,一見同宿昔”、“書記往來間,彼此各有得”。他們不但“奇文既同賞,疑義或共析”,而且“絕妙晉唐帖”、“最后得玉鉤”也一起“握手傳玩余,歡喜見顏色。”(2)在趙孟頫尚未到京師之前,鮮于樞已經(jīng)向田衍等友朋大力宣揚趙孟頫,說他:神情簡遠(yuǎn),若神仙中人。在趙孟頫尚沉迷于宋高宗書法時,鮮于樞又一語驚醒夢中人:令其從右軍入手。自此趙孟頫得書法大進(jìn),氣韻格調(diào),游刃于晉人之間,為他成為元代書壇的書壇巨擘奠定了基礎(chǔ)。鮮于樞、趙孟頫均擅古琴。鮮于樞覓得許旌陽手植桐,斫了“震雷”、“震余”兩架古琴,并把“震余”送了趙孟頫。
元朝初年,以杭嘉湖為中心活躍著一個特殊的文人群體,他們經(jīng)常舉行類似“雅集”的活動。一起論文說藝、賞書觀畫、聆聽古琴為樂事!把偶钡牡胤酵歉挥惺詹卣叩募抑,鮮于樞的困學(xué)齋似乎是“雅集”的中心之一。參加的人既有宋朝的遺民,如周密等;又有元朝的官吏,如喬簣成、仇鍔等;既有書畫名家,如趙孟頫、鮮于樞等,也有收藏家張謙等。
主要成就
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扎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diào)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guī)矩。行書結(jié)體謹(jǐn)嚴(yán),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xué)懷素并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明代王世楨嘗云 『鮮于博學(xué),負(fù)材氣,貌偉而髯,類河朔傖父。余見其行草,往往以骨力勝,而乏姿態(tài),略如其人,以故聲稱漸不敵趙吳興!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閑家中,鮮于樞得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藝術(shù)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xué)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鑒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于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于樞早歲學(xué)書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tài)橫生。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的功力很扎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著有《困學(xué)齋集》。鮮于樞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并稱“二妙”、“二杰”,但其影響略遜于趙孟頫。
書法作品
《石鼓歌》是唐代詩人韓愈的作品,鮮于樞所書該詩是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寶。據(jù)介紹,“石鼓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字文字,唐初出土,名聲不著,韓愈作《石鼓歌》以彰顯,推為國寶。
鮮于樞《石鼓歌》是元代書壇巨擘,對后世草書影響至深。其草書的《石鼓歌》用筆中鋒直下,稍斂毫芒,圓勁豐潤,渾雄樸茂而凝重,淋漓酣暢中蘊含著森嚴(yán)規(guī)矩。據(jù)了解,此卷不僅是墨寶巨珍,更是書家法帖。據(jù)介紹,鮮于樞寫《石鼓歌》傳世有兩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現(xiàn)存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其二為本卷,是鮮氏書藝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紙墨完潔,較“大都會本”的絕筆之作,更勝一籌。
楷書作品
道德經(jīng)
此卷書法節(jié)錄老子《道德經(jīng)》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德經(jīng)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紙有“三教弟子”印。卷后有翁方綱跋,吳榮光題名,顏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齋”題簽。此帖曾經(jīng)翁方綱、陸恭、葉恭綽等人鑒藏,有數(shù)方印記。
潘遵祁鈔錄《須靜齋云煙過眼錄》著錄。
石鼓文
在唐代,曾有二個大詩人寫過《石鼓歌》,一是韋應(yīng)物,一是韓愈。鮮于樞所寫的《石鼓歌》是韓愈所作的七言詩。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yīng)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rèn)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shè)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rèn)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rèn)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于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rèn)為是秦文公時物,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jù)郭沫若考證,《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于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妒摹酚谔拼醭鐾劣谔炫d三疇原(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后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zhàn)亂,石鼓散于民間,至宋代幾經(jīng)周折,終又收齊,放置于鳳翔學(xué)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歡《石鼓》,于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將其遷到汴京國學(xué),用金符字嵌起來。后因宋金戰(zhàn)爭,復(fù)遷《石鼓》于臨安(今杭州),金兵進(jìn)入汴京后,見到石鼓以為是“奇物”,將其運回燕京(今北京)。此后,石鼓又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雨滄桑?谷諔(zhàn)爭爆發(fā),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dāng)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戰(zhàn)勝利后又運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宮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為更好地保護(hù)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學(xué)),F(xiàn)仿鼓在北京國子監(jiān)。其形狀與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別。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石鼓文比金文規(guī)范、嚴(yán)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fā)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jīng)對金文進(jìn)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后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jǐn)?shù)較多的書跡之一。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日本東京河井荃廬氏。
鮮于樞行書《石鼓歌》傳世有二件,一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作于大德五年辛丑,年45歲,伯機即逝于此年,蓋絕筆也。書于經(jīng)折紙上,裱為橫卷。其二即此卷,雖無款,而筆法圓勁雍容,揮灑自如,望而知其為鮮于樞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紙墨完潔,又勝大都會本一籌。
▼鮮于樞和趙孟頫是一對惺惺相惜的藝術(shù)知己。用趙孟頫的原話來說“契合無間言,一見同宿昔”、“書記往來間,彼此各有得”。他們不但“奇文既同賞,疑義或共析”,而且“絕妙晉唐帖”、“最后得玉鉤”也一起“握手傳玩余,歡喜見顏色。”(2)在趙孟頫尚未到京師之前,鮮于樞已經(jīng)向田衍等友朋大力宣揚趙孟頫,說他:神情簡遠(yuǎn),若神仙中人。在趙孟頫尚沉迷于宋高宗書法時,鮮于樞又一語驚醒夢中人:令其從右軍入手。自此趙孟頫得書法大進(jìn),氣韻格調(diào),游刃于晉人之間,為他成為元代書壇的書壇巨擘奠定了基礎(chǔ)。鮮于樞、趙孟頫均擅古琴。鮮于樞覓得許旌陽手植桐,斫了“震雷”、“震余”兩架古琴,并把“震余”送了趙孟頫。
元朝初年,以杭嘉湖為中心活躍著一個特殊的文人群體,他們經(jīng)常舉行類似“雅集”的活動。一起論文說藝、賞書觀畫、聆聽古琴為樂事!把偶钡牡胤酵歉挥惺詹卣叩募抑,鮮于樞的困學(xué)齋似乎是“雅集”的中心之一。參加的人既有宋朝的遺民,如周密等;又有元朝的官吏,如喬簣成、仇鍔等;既有書畫名家,如趙孟頫、鮮于樞等,也有收藏家張謙等。
主要成就
鮮于樞的傳世書法作品約有四十件,多為行草書,且以墨跡為主。他的書法由唐人書法入手,再上溯東晉二王。他功力扎實,善懸腕作字,喜用狼毫,強調(diào)骨力。他的大字楷書雄逸健拔,圓潤遒勁,氣勢磅礴而不失規(guī)矩。行書結(jié)體謹(jǐn)嚴(yán),真力飽滿,瀟灑自然。草書學(xué)懷素并能自出新意,筆法縱肆,氣魄恢宏。
明代王世楨嘗云 『鮮于博學(xué),負(fù)材氣,貌偉而髯,類河朔傖父。余見其行草,往往以骨力勝,而乏姿態(tài),略如其人,以故聲稱漸不敵趙吳興!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賦閑家中,鮮于樞得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藝術(shù)才能,他除具書法專長外,更是一位文學(xué)家,寫下了許多詩詞。他還能作曲,彈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鑒定。正因為有廣泛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且將之融合到書法中,鮮于樞方成為書法大家。鮮于樞早歲學(xué)書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見二人挽車泥淖中,頓有所悟。他寫字時多用中鋒回腕,筆墨淋淳酣暢,氣勢雄偉跌宕,酒酣作字奇態(tài)橫生。鮮于樞兼長楷書、行、草書,尤以草書為最。他的功力很扎實,懸腕作字,筆力遒健,著有《困學(xué)齋集》。鮮于樞與趙孟頫齊名,同被譽為元代書壇“巨擘”,并稱“二妙”、“二杰”,但其影響略遜于趙孟頫。
書法作品
《石鼓歌》是唐代詩人韓愈的作品,鮮于樞所書該詩是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名的珍稀墨寶。據(jù)介紹,“石鼓文”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字文字,唐初出土,名聲不著,韓愈作《石鼓歌》以彰顯,推為國寶。
鮮于樞《石鼓歌》是元代書壇巨擘,對后世草書影響至深。其草書的《石鼓歌》用筆中鋒直下,稍斂毫芒,圓勁豐潤,渾雄樸茂而凝重,淋漓酣暢中蘊含著森嚴(yán)規(guī)矩。據(jù)了解,此卷不僅是墨寶巨珍,更是書家法帖。據(jù)介紹,鮮于樞寫《石鼓歌》傳世有兩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現(xiàn)存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其二為本卷,是鮮氏書藝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紙墨完潔,較“大都會本”的絕筆之作,更勝一籌。
楷書作品
道德經(jīng)
此卷書法節(jié)錄老子《道德經(jīng)》卷,從“天長地久”寫起,末書“老子道德經(jīng)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紙有“三教弟子”印。卷后有翁方綱跋,吳榮光題名,顏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齋”題簽。此帖曾經(jīng)翁方綱、陸恭、葉恭綽等人鑒藏,有數(shù)方印記。
潘遵祁鈔錄《須靜齋云煙過眼錄》著錄。
石鼓文
在唐代,曾有二個大詩人寫過《石鼓歌》,一是韋應(yīng)物,一是韓愈。鮮于樞所寫的《石鼓歌》是韓愈所作的七言詩。
石鼓文,亦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無具體年月,唐人韋應(yīng)物和韓愈的《石鼓歌》都認(rèn)為是周宣王時期的刻石。宋人歐陽修的《石鼓跋尾》雖設(shè)了三個疑點,但還是認(rèn)為屬周宣王時史籀所作。宋人鄭樵《通志略》則認(rèn)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于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近人羅振玉《石鼓文考釋》和馬敘倫《石鼓文疏記》都認(rèn)為是秦文公時物,與韋、韓說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據(jù)郭沫若考證,《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于宣王時史籀手筆或秦臣手筆罷了!妒摹酚谔拼醭鐾劣谔炫d三疇原(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三疇原),以后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zhàn)亂,石鼓散于民間,至宋代幾經(jīng)周折,終又收齊,放置于鳳翔學(xué)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歡《石鼓》,于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將其遷到汴京國學(xué),用金符字嵌起來。后因宋金戰(zhàn)爭,復(fù)遷《石鼓》于臨安(今杭州),金兵進(jìn)入汴京后,見到石鼓以為是“奇物”,將其運回燕京(今北京)。此后,石鼓又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雨滄桑?谷諔(zhàn)爭爆發(fā),為防止國寶被日寇掠走,由當(dāng)時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將石鼓遷到江南,抗戰(zhàn)勝利后又運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宮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為更好地保護(hù)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學(xué)),F(xiàn)仿鼓在北京國子監(jiān)。其形狀與刻字部位和原石鼓有不少差別。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石鼓文比金文規(guī)范、嚴(yán)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fā)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jīng)對金文進(jìn)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后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jǐn)?shù)較多的書跡之一。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日本東京河井荃廬氏。
鮮于樞行書《石鼓歌》傳世有二件,一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作于大德五年辛丑,年45歲,伯機即逝于此年,蓋絕筆也。書于經(jīng)折紙上,裱為橫卷。其二即此卷,雖無款,而筆法圓勁雍容,揮灑自如,望而知其為鮮于樞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紙墨完潔,又勝大都會本一籌。
- 1、《【仙呂】八聲甘州_江天暮雪,》 江天暮雪,最可愛青簾搖曳長杠。生涯閑散,占斷水國漁邦。煙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