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孚(jí zhōnɡ fú)
吉中孚 [唐](約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號、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鄱陽人,約唐代宗大歷年間前后在世,大歷十才子之一。工詩歌,與盧綸、錢起等齊名。初為道士,后還俗。至長安,謁宰相。有人薦于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未幾,進士及第,授萬年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歷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生平
在唐代,一個道士能夠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內(nèi)外大臣舉薦,得到皇上賞識才行。大歷初,吉中孚還俗,以道從儒,成為宰相元載府上的嘉賓。由于“元載自幼嗜學,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尤學道書”,天寶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載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中寫道:“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滿堂歸道師,眾口稱詩伯!痹诹硪皇自娭兴终f:“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年少奉親皆愿達,敢將心事向玄成!敝墟谑茉d的舉薦保奏,征拜為校書郎。與錢起、盧綸等文詠唱和,同游于駙馬郭曖之門。大歷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學宏辭科,一說中書判提萃科。大歷十二年,元載以罪誅,因中孚與元載僅系道友詩文之交,并未參與其“侈僭無度,排斥忠良”之舉,故未受株連坐累。中孚“貞元初,知制誥,與陸贄、韋執(zhí)誼、吳通元等同視草!贝苏f始見于《舊唐書·吳通元傳》卷190下,是專對吳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誥是在貞元前,先于吳通元!吨袊膶W家大辭典》載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為萬年尉,遷司封郎中、知制誥。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學士,六月改諫議大夫!奔、陸、韋、吳都曾充翰林學士,貞元初四人同視草。史載:陸贄長于制誥政論,世稱其“榷古揚今,雄文藻思。”韋執(zhí)誼亦富詞藻,而吳通元以文思敏睿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筆,無不慊然!敝墟谂c陸贄等同視草,足見其不僅以詩聞名,而且也是撰擬詔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財!柏懺(786)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兩稅”,即掌管國家的財政收支與夏、秋兩稅事務。這與上述“貞元中,吉中孚為翰林學士、戶部侍
吉中孚 [唐](約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號、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鄱陽人,約唐代宗大歷年間前后在世,大歷十才子之一。工詩歌,與盧綸、錢起等齊名。初為道士,后還俗。至長安,謁宰相。有人薦于天子,日與王侯高會,名動京師。未幾,進士及第,授萬年尉,除校書郎。又登宏辭科,為翰林學士。歷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事。中孚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生平
在唐代,一個道士能夠入朝出仕,一定要有內(nèi)外大臣舉薦,得到皇上賞識才行。大歷初,吉中孚還俗,以道從儒,成為宰相元載府上的嘉賓。由于“元載自幼嗜學,好屬文,性敏惠,博覽子史,尤學道書”,天寶初,玄宗崇奉道教,元載得以策入高科。李端在《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中寫道:“初戴莓苔幘,來過丞相宅。滿堂歸道師,眾口稱詩伯!痹诹硪皇自娭兴终f:“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年少奉親皆愿達,敢將心事向玄成!敝墟谑茉d的舉薦保奏,征拜為校書郎。與錢起、盧綸等文詠唱和,同游于駙馬郭曖之門。大歷十年或十一年,登博學宏辭科,一說中書判提萃科。大歷十二年,元載以罪誅,因中孚與元載僅系道友詩文之交,并未參與其“侈僭無度,排斥忠良”之舉,故未受株連坐累。中孚“貞元初,知制誥,與陸贄、韋執(zhí)誼、吳通元等同視草!贝苏f始見于《舊唐書·吳通元傳》卷190下,是專對吳通元而言。而吉中孚知制誥是在貞元前,先于吳通元!吨袊膶W家大辭典》載吉中孚于“建中元年(780)為萬年尉,遷司封郎中、知制誥。貞元二年(784)以本官充翰林學士,六月改諫議大夫!奔、陸、韋、吳都曾充翰林學士,貞元初四人同視草。史載:陸贄長于制誥政論,世稱其“榷古揚今,雄文藻思。”韋執(zhí)誼亦富詞藻,而吳通元以文思敏睿為德宗所重,“凡中旨撰述,非通元之筆,無不慊然!敝墟谂c陸贄等同視草,足見其不僅以詩聞名,而且也是撰擬詔旨的能手。他于文雅之余,亦善理財!柏懺(786)遷戶部侍郎,判度支兩稅”,即掌管國家的財政收支與夏、秋兩稅事務。這與上述“貞元中,吉中孚為翰林學士、戶部侍
郎,典邦賦”是一致的。在此期間,他曾權判吏部侍郎,為中書舍人。不久,卒于京都。
▼- 1、《送歸中丞使新羅冊立吊祭》 官稱漢獨坐,身是魯諸生。絕域通王制,窮天向水程。島中分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