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dù ɡuānɡ tínɡ)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jìn)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隨僖宗入蜀,后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shù)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后世道教影響很大。他對《老子道德經(jīng)》的研究頗有成就,將以前注解詮釋《道德經(jīng)》的六十余家進(jìn)行比較考察,概括意旨,對“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調(diào)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無法見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專著有《唐代老學(xué)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jīng)》注疏為個案》等。
生平
杜光庭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青少年時代,勤奮好學(xué),博覽群書。唐懿宗朝應(yīng)九經(jīng)舉,賦萬言不中,乃棄儒入道,師事天臺道士應(yīng)夷節(jié),為司馬承禎五傳弟子(司馬承禎傳薛季昌、季昌傳田虛應(yīng),虛應(yīng)傳馮惟良,惟良傳應(yīng)夷節(jié))。嘗謂漢天師、陸修靜撰集的道門科教,因歲久廢墜,乃考定真?zhèn)危瑮l列始末,為天下道流遵行。鄭畋薦其文于朝,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為道門領(lǐng)袖。時人盛贊其為“詞林萬葉,學(xué)海千尋,扶宗立教,天下第一”。①中和元年(881),隨僖宗避難成都,遂留于蜀。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賞識,命為太子元贗之師。王建曰:“昔漢有四皓,不如吾一先生足矣”。②光庭薦儒者許寂、徐簡夫以侍東宮,頗與議政事,相得甚歡。永平三年(913),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廣成先生。通正元年(916)遷戶部侍郎。乾德五年(923),后主王衍受道箓于苑中,以杜光庭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
不久,杜光庭隱于青城山白云溪。嘗建飧和閣,奉行上清紫虛吞日月氣法。③他與詩僧貫休友善,每相戲謔。一日,二人并騎于道上,而貫休馬忽墜糞,光庭連呼:“大師大師,數(shù)珠落地!”貫休應(yīng)曰:“非數(shù)珠,蓋大還丹耳!
杜光庭學(xué)識淵博,攻讀有方。嘗謂蜀相徐光溥曰:“余初學(xué)于上庫,書笈皆備,一月之內(nèi),分日而習(xí),一日誦經(jīng)書,二日覽子史,三日學(xué)為文,四日記故事,五日燕閑養(yǎng)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經(jīng)籍備熟!雹芤晕迦諡橐恢芷,每日安排不同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而以第五日為游憩時間;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有張有弛,勞逸適度,遂得精進(jìn)。他精通儒、道典籍,
杜光庭(850—933),字圣賓,號東瀛子,縉云人。唐懿宗時,考進(jìn)士未中,后到天臺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隨僖宗入蜀,后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道門科范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虬髯客傳》相傳系他所作。杜光庭注重對道教教義、齋醮科范、修道方術(shù)等多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對后世道教影響很大。他對《老子道德經(jīng)》的研究頗有成就,將以前注解詮釋《道德經(jīng)》的六十余家進(jìn)行比較考察,概括意旨,對“重玄之道”尤其推重。其思想調(diào)和儒、道二家的思想,不融佛教,保持道家本色。一些著作亡佚于元初,無法見其原貌。研究杜光庭的專著有《唐代老學(xué)研究——以成玄英、李榮、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經(jīng)》注疏為個案》等。
生平
杜光庭為唐末五代著名道教高道,青少年時代,勤奮好學(xué),博覽群書。唐懿宗朝應(yīng)九經(jīng)舉,賦萬言不中,乃棄儒入道,師事天臺道士應(yīng)夷節(jié),為司馬承禎五傳弟子(司馬承禎傳薛季昌、季昌傳田虛應(yīng),虛應(yīng)傳馮惟良,惟良傳應(yīng)夷節(jié))。嘗謂漢天師、陸修靜撰集的道門科教,因歲久廢墜,乃考定真?zhèn)危瑮l列始末,為天下道流遵行。鄭畋薦其文于朝,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為道門領(lǐng)袖。時人盛贊其為“詞林萬葉,學(xué)海千尋,扶宗立教,天下第一”。①中和元年(881),隨僖宗避難成都,遂留于蜀。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賞識,命為太子元贗之師。王建曰:“昔漢有四皓,不如吾一先生足矣”。②光庭薦儒者許寂、徐簡夫以侍東宮,頗與議政事,相得甚歡。永平三年(913),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廣成先生。通正元年(916)遷戶部侍郎。乾德五年(923),后主王衍受道箓于苑中,以杜光庭為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
不久,杜光庭隱于青城山白云溪。嘗建飧和閣,奉行上清紫虛吞日月氣法。③他與詩僧貫休友善,每相戲謔。一日,二人并騎于道上,而貫休馬忽墜糞,光庭連呼:“大師大師,數(shù)珠落地!”貫休應(yīng)曰:“非數(shù)珠,蓋大還丹耳!
杜光庭學(xué)識淵博,攻讀有方。嘗謂蜀相徐光溥曰:“余初學(xué)于上庫,書笈皆備,一月之內(nèi),分日而習(xí),一日誦經(jīng)書,二日覽子史,三日學(xué)為文,四日記故事,五日燕閑養(yǎng)志,一月率五日始,不五七年經(jīng)籍備熟!雹芤晕迦諡橐恢芷,每日安排不同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而以第五日為游憩時間;循環(huán)往復(fù),周而復(fù)始,有張有弛,勞逸適度,遂得精進(jìn)。他精通儒、道典籍,
又對道教作過不少實地調(diào)查,生平著述極豐。收入《正統(tǒng)道藏》的有二十七種,《全唐文》收有三百二篇(其中《歷代崇道記》亦見于《正統(tǒng)道藏》,可知有所重復(fù))。主要有《道德真經(jīng)廣圣義》五十卷,《道門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黃箓齋儀》五十八卷,《廣成集》十七卷,《序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二十卷,《道教靈驗記》十五卷,《神仙感遇傳》五卷,《墉城集仙錄》六卷,《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一卷,《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注》,《歷代崇道記》一卷,《太上宣慈助化章》五卷,《集陸修靜、張萬福、李景祈、留用光、蔣叔輿等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五十七卷,以及其他齋、儀、表、序、記、傳、頌、贊等等。對道教的教理教義、神話傳說、齋醮科儀等,進(jìn)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和闡發(fā),對道教的建設(shè)有過多方面的貢獻(xiàn)。他的大批著作,不僅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道教面貌,也為道教在北宋的再度復(fù)興準(zhǔn)備了一定條件,為道教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
歷史功績
杜光庭可謂唐末五代時期的高功大德,在僖宗朝即獲賜紫加官,曾被目為“扶宗 立教,海內(nèi) 一人”的大人物。唐亡,杜光庭依仕前蜀,先后被王建、王衍父子賜號、封爵,甚至擔(dān)任各 種俗職。這些直接關(guān)系到對杜光庭的認(rèn)識和了解,但今人對此辨析考證不足。?
、倜鎸κ 籍繁 復(fù)紛亂的記載,征引稍有不當(dāng),便致矛盾、舛誤錯雜其間。本文即就此試作梳理考辨,愿拋 引玉之磚,為杜光庭研究盡綿薄之力。? 唐代擔(dān)任俗職,獲賜紫衣、封爵的道士很多。
②杜光庭早年科舉失意,但天臺山“奮然入道 ”?
、垡院,便平步青云,在僖宗朝獲得尊崇。對此,較確切的記載就是《歷代崇道記》文 后 杜光庭所署:“中和四年(884)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宮文章應(yīng)制弘教大師賜紫道士臣杜 光庭上進(jìn)謹(jǐn)記”?
、苓@個記載應(yīng)該是可信的,但當(dāng)時杜光庭與僖宗具在成都,杜光庭獲贈 紫 服、弘教大師之師號等是在入蜀之前還是之后?《宣和書譜》卷五云:“棄儒衣冠入道,游 意澹漠……僖宗臨御,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云:“鄭 畋薦其文于朝,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從《宣和書譜》、《歷世 真仙體道通鑒》所載,杜光庭可能在僖宗踐祚初年(874即位)就辭吳進(jìn)京,獲賜紫加官。
另外,《廣成集》收的多為杜光庭入蜀以后的表奏、青詞,但卻署:“上都太清宮內(nèi)供奉應(yīng) 制文章大德賜紫杜光庭撰”,這可能是出于尊唐之意,如果不是后人妄署,從中我們可以看 出,杜光庭還被授予“內(nèi)供奉道士”。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序》所署官階中也有“ 內(nèi)殿供奉”,詳見下文。內(nèi)供奉可以隨侍皇帝左右,能夠自由出入宮禁大內(nèi),地位相當(dāng)顯赫 。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杜光庭早年在道教界的地位和威望。
杜光庭依仕前蜀以后,尊崇有加,但有關(guān)其加官進(jìn)爵的記載較為混亂,就其獲贈師號、封爵 、擔(dān)任俗職的時間、品級和過程尚待澄清。考證杜光庭仕蜀經(jīng)歷最重要也最可靠的文獻(xiàn)當(dāng)是杜光庭的表奏文。據(jù)《蜀 杌》卷上,前蜀 天漢元年(917)蜀主“以廣成先生杜光庭為戶部侍郎”,為此杜光庭曾進(jìn)《謝恩除戶部侍 郎兼加階爵表》: 臣某言,伏蒙恩敕,除授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蔡國公、廣成先生者⑤。 可見前蜀天漢元年(917),杜光庭任職事官戶部侍郎,除授散官光祿大夫、勛官上柱國, 封爵蔡國公。但賜號“廣成先生”卻不能籠統(tǒng)地認(rèn)為也是這一年。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十 八:(后梁乾化三年)丙子,蜀主以道士杜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 廣成先生。光庭博學(xué)善屬文,蜀主重之,頗與議政事。根據(jù)《資治通鑒》這段記載,后人很容易把兩次加官進(jìn)爵的品級和時間混淆。因為兩處記載 都提到“廣成先生”和“蔡國公”。按《資治通鑒》,“蔡國公”為后梁乾化三年(913) 封或不可信,因為從杜光庭《謝恩除戶部侍郎兼加階爵表》的題目可以看出,封爵也在謝恩 范圍,蔡國公當(dāng)是前蜀天漢元年(917)封。 而賜號“廣成先生”在謝恩表題目中就沒有提 到,而且表文中尚云:況復(fù)啟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錫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無以身諭國之談,上裨天庭;乏 造膝沃心之議,仰副宸衷。揣身世而榮顯居多,于爵位而貪饕已極,豈可重塵清級,更履殊 榮。 可見在“啟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杜光庭就獲贈“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峒 山之美號”典出《莊子·在宥》,該篇云:“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 于崆峒之山,故往而見之!薄搬忌街捞枴奔粗浮皬V成先生”;“北省華資”則指門下省 和中書省的官職,唐朝尚書省在中書、門下之南,又稱南省,門下省和中書省則合稱北省。 顯然杜光庭是延續(xù)舊說。再看上引《資治通鑒》,“蜀主以道士杜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 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廣成先生”,這里與唐有所區(qū)別,但這一點(diǎn)還不至于有什么不同?梢姸殴馔ヌ鞚h元年(917)所說的“啟 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錫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與《資治通鑒》后梁乾化三年(913) 所載是同一件事,只是《資治通鑒》云“封蔡國公”當(dāng)是前蜀天漢元年事。從中我們還可以 看出,前蜀天漢元年(917),杜光庭的官階品位較前蜀永平三年,也即后梁乾化三年(913 ),所任的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左諫議大夫有所上升,在王建統(tǒng)治后期受到極大尊崇 。 前蜀永平三年(913),太子元膺遭誅。此前杜光庭曾為之師!缎挛宕贰肪砹疲 建以元膺年少任重,以記事戒之,令“一切學(xué)朕所為,則可以保國。”又命道士廣成先生杜 光庭為之師。
《資治通鑒》后梁均王乾化三年(913): 蜀主命杜光庭選純靜有德者使侍東宮,光庭薦儒者許寂、徐簡夫,太子未嘗與之交言。為太子師,應(yīng)有東宮官階,但杜光庭自己從未署過,顯然這與太子后來遭到誅殺有關(guān)。那么 杜光庭何時擔(dān)任太子師呢?前蜀武成二年(909)立王宗懿(后改稱元膺)為太子,王建加 尊號英武睿圣皇帝⑥,為王建加尊號,杜光庭特進(jìn)《謝允上奏尊號表》⑦,由此,很 可能在這 一年杜光庭就任太子師,或出任前蜀其他官職。杜光庭何時以何種方式出仕,關(guān)系到后人對 其出處大節(jié)的評價,如后蜀何光遠(yuǎn)《鑒戒錄》卷五《高尚士》云:“鄭(云叟)則后唐三詔 不起,杜則王蜀九命不從,可謂高尚隱逸士!绷硗舛殴馔ミ曾有廣德先生的師號,也許是 在前蜀出仕以后獲贈,到永平三年(913)才改贈廣成先生。 后蜀何光遠(yuǎn)《鑒戒錄》卷五云:“王蜀廣德杜先生光庭”;北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下云 :“蜀先主開(王)建初賜道士杜光庭為廣德先生、戶部侍郎、蔡國公”;南宋李石《續(xù)博 物志》卷二:“廣德先生杜光庭,處州人!薄惰b戒錄》、《湘山野錄》及《續(xù)博物志》皆 近俳諧之言,然亦非全無可取,尤其《鑒戒錄》,《通鑒考異》即屢用之,《全唐詩》、《 全五代詩》亦憑之得詩不少,何光遠(yuǎn)又曾仕后蜀,所言往往可資考證。據(jù)此,王建初賜杜光 庭廣德先生應(yīng)是可信的。元代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也有記載,而且較為詳細(xì) ,謂王建初賜號“廣德先生”,后“欲優(yōu)於名秩”改為“廣成先生”。
關(guān)于杜光庭的官爵升遷變化,還有必要提及的是前蜀后主王衍時期。前蜀光天元年(918) 六月,王建卒,王衍嗣位,此后兩年內(nèi),杜光庭官爵沒有變化,作于前蜀乾德二年(920) 的《道德真經(jīng)元德纂序》仍署:“乾德二年庚辰降圣節(jié)戊申日,廣成先生光祿大夫尚書戶部 侍郎上柱國蔡國公杜光庭序!钡氯辏921),光庭又獲賜“傳真天師”號,任崇真 館大學(xué)士?⑧,此外,杜光庭官階品位似乎還有升遷。《宣和書譜》卷五云: 傳授真大(天)師特進(jìn)撿(檢)校太傅太子賓客兼崇文(真)館大學(xué)士行尚書戶部侍郎廣成 先生上柱國蔡國公。此時杜光庭的散官階品已由“光祿大夫”升至“特進(jìn)”,另有檢校官“太傅太子賓客”。這 或許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序》所署職銜與此略同,這篇序文 是杜光庭為刊刻《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撰寫的⑨,序前署為: 唐引駕傳真天師特進(jìn)檢校太傅光祿大夫行尚書戶部侍郎崇真館大學(xué)士上柱國彭城郡蔡國公弘 教大師金門羽客文章應(yīng)制內(nèi)殿供奉三教談?wù)搹V成先生食邑五千戶實封一千六百戶。
從所署師號、俗職、賜紫來看,既有僖宗朝的“弘教大師”“文章應(yīng)制” “賜紫”、“內(nèi) 殿供奉”,又有前蜀王建時的“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彭城郡蔡 國公”、“廣成先生”;還有后主王衍時的“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而“特進(jìn)”也 當(dāng)是后主王衍所授。前蜀王衍時期,杜光庭已經(jīng)年邁,這種官階品位名號的堆積,若確實由 杜光庭自己簽署,多少帶有總結(jié)回顧的意味。但據(jù)《十國春秋》卷四十七所載,杜光庭接受 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以后,“未幾解官,隱青城山! 前蜀咸康元年(925)后主王衍 迎降,杜光庭解官退隱很可能在此之前,若此也算明智之舉。
▼歷史功績
杜光庭可謂唐末五代時期的高功大德,在僖宗朝即獲賜紫加官,曾被目為“扶宗 立教,海內(nèi) 一人”的大人物。唐亡,杜光庭依仕前蜀,先后被王建、王衍父子賜號、封爵,甚至擔(dān)任各 種俗職。這些直接關(guān)系到對杜光庭的認(rèn)識和了解,但今人對此辨析考證不足。?
、倜鎸κ 籍繁 復(fù)紛亂的記載,征引稍有不當(dāng),便致矛盾、舛誤錯雜其間。本文即就此試作梳理考辨,愿拋 引玉之磚,為杜光庭研究盡綿薄之力。? 唐代擔(dān)任俗職,獲賜紫衣、封爵的道士很多。
②杜光庭早年科舉失意,但天臺山“奮然入道 ”?
、垡院,便平步青云,在僖宗朝獲得尊崇。對此,較確切的記載就是《歷代崇道記》文 后 杜光庭所署:“中和四年(884)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宮文章應(yīng)制弘教大師賜紫道士臣杜 光庭上進(jìn)謹(jǐn)記”?
、苓@個記載應(yīng)該是可信的,但當(dāng)時杜光庭與僖宗具在成都,杜光庭獲贈 紫 服、弘教大師之師號等是在入蜀之前還是之后?《宣和書譜》卷五云:“棄儒衣冠入道,游 意澹漠……僖宗臨御,光庭始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云:“鄭 畋薦其文于朝,僖宗召見,賜以紫服象簡,充麟德殿文章應(yīng)制”。從《宣和書譜》、《歷世 真仙體道通鑒》所載,杜光庭可能在僖宗踐祚初年(874即位)就辭吳進(jìn)京,獲賜紫加官。
另外,《廣成集》收的多為杜光庭入蜀以后的表奏、青詞,但卻署:“上都太清宮內(nèi)供奉應(yīng) 制文章大德賜紫杜光庭撰”,這可能是出于尊唐之意,如果不是后人妄署,從中我們可以看 出,杜光庭還被授予“內(nèi)供奉道士”。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序》所署官階中也有“ 內(nèi)殿供奉”,詳見下文。內(nèi)供奉可以隨侍皇帝左右,能夠自由出入宮禁大內(nèi),地位相當(dāng)顯赫 。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杜光庭早年在道教界的地位和威望。
杜光庭依仕前蜀以后,尊崇有加,但有關(guān)其加官進(jìn)爵的記載較為混亂,就其獲贈師號、封爵 、擔(dān)任俗職的時間、品級和過程尚待澄清。考證杜光庭仕蜀經(jīng)歷最重要也最可靠的文獻(xiàn)當(dāng)是杜光庭的表奏文。據(jù)《蜀 杌》卷上,前蜀 天漢元年(917)蜀主“以廣成先生杜光庭為戶部侍郎”,為此杜光庭曾進(jìn)《謝恩除戶部侍 郎兼加階爵表》: 臣某言,伏蒙恩敕,除授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蔡國公、廣成先生者⑤。 可見前蜀天漢元年(917),杜光庭任職事官戶部侍郎,除授散官光祿大夫、勛官上柱國, 封爵蔡國公。但賜號“廣成先生”卻不能籠統(tǒng)地認(rèn)為也是這一年。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十 八:(后梁乾化三年)丙子,蜀主以道士杜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 廣成先生。光庭博學(xué)善屬文,蜀主重之,頗與議政事。根據(jù)《資治通鑒》這段記載,后人很容易把兩次加官進(jìn)爵的品級和時間混淆。因為兩處記載 都提到“廣成先生”和“蔡國公”。按《資治通鑒》,“蔡國公”為后梁乾化三年(913) 封或不可信,因為從杜光庭《謝恩除戶部侍郎兼加階爵表》的題目可以看出,封爵也在謝恩 范圍,蔡國公當(dāng)是前蜀天漢元年(917)封。 而賜號“廣成先生”在謝恩表題目中就沒有提 到,而且表文中尚云:況復(fù)啟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錫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無以身諭國之談,上裨天庭;乏 造膝沃心之議,仰副宸衷。揣身世而榮顯居多,于爵位而貪饕已極,豈可重塵清級,更履殊 榮。 可見在“啟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杜光庭就獲贈“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峒 山之美號”典出《莊子·在宥》,該篇云:“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 于崆峒之山,故往而見之!薄搬忌街捞枴奔粗浮皬V成先生”;“北省華資”則指門下省 和中書省的官職,唐朝尚書省在中書、門下之南,又稱南省,門下省和中書省則合稱北省。 顯然杜光庭是延續(xù)舊說。再看上引《資治通鑒》,“蜀主以道士杜光庭為金紫光祿大夫、左 諫議大夫,封蔡國公,進(jìn)號廣成先生”,這里與唐有所區(qū)別,但這一點(diǎn)還不至于有什么不同?梢姸殴馔ヌ鞚h元年(917)所說的“啟 運(yùn)之初,垂裳之始,錫峒山之美號,加北省之華資”與《資治通鑒》后梁乾化三年(913) 所載是同一件事,只是《資治通鑒》云“封蔡國公”當(dāng)是前蜀天漢元年事。從中我們還可以 看出,前蜀天漢元年(917),杜光庭的官階品位較前蜀永平三年,也即后梁乾化三年(913 ),所任的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左諫議大夫有所上升,在王建統(tǒng)治后期受到極大尊崇 。 前蜀永平三年(913),太子元膺遭誅。此前杜光庭曾為之師!缎挛宕贰肪砹疲 建以元膺年少任重,以記事戒之,令“一切學(xué)朕所為,則可以保國。”又命道士廣成先生杜 光庭為之師。
《資治通鑒》后梁均王乾化三年(913): 蜀主命杜光庭選純靜有德者使侍東宮,光庭薦儒者許寂、徐簡夫,太子未嘗與之交言。為太子師,應(yīng)有東宮官階,但杜光庭自己從未署過,顯然這與太子后來遭到誅殺有關(guān)。那么 杜光庭何時擔(dān)任太子師呢?前蜀武成二年(909)立王宗懿(后改稱元膺)為太子,王建加 尊號英武睿圣皇帝⑥,為王建加尊號,杜光庭特進(jìn)《謝允上奏尊號表》⑦,由此,很 可能在這 一年杜光庭就任太子師,或出任前蜀其他官職。杜光庭何時以何種方式出仕,關(guān)系到后人對 其出處大節(jié)的評價,如后蜀何光遠(yuǎn)《鑒戒錄》卷五《高尚士》云:“鄭(云叟)則后唐三詔 不起,杜則王蜀九命不從,可謂高尚隱逸士!绷硗舛殴馔ミ曾有廣德先生的師號,也許是 在前蜀出仕以后獲贈,到永平三年(913)才改贈廣成先生。 后蜀何光遠(yuǎn)《鑒戒錄》卷五云:“王蜀廣德杜先生光庭”;北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下云 :“蜀先主開(王)建初賜道士杜光庭為廣德先生、戶部侍郎、蔡國公”;南宋李石《續(xù)博 物志》卷二:“廣德先生杜光庭,處州人!薄惰b戒錄》、《湘山野錄》及《續(xù)博物志》皆 近俳諧之言,然亦非全無可取,尤其《鑒戒錄》,《通鑒考異》即屢用之,《全唐詩》、《 全五代詩》亦憑之得詩不少,何光遠(yuǎn)又曾仕后蜀,所言往往可資考證。據(jù)此,王建初賜杜光 庭廣德先生應(yīng)是可信的。元代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也有記載,而且較為詳細(xì) ,謂王建初賜號“廣德先生”,后“欲優(yōu)於名秩”改為“廣成先生”。
關(guān)于杜光庭的官爵升遷變化,還有必要提及的是前蜀后主王衍時期。前蜀光天元年(918) 六月,王建卒,王衍嗣位,此后兩年內(nèi),杜光庭官爵沒有變化,作于前蜀乾德二年(920) 的《道德真經(jīng)元德纂序》仍署:“乾德二年庚辰降圣節(jié)戊申日,廣成先生光祿大夫尚書戶部 侍郎上柱國蔡國公杜光庭序!钡氯辏921),光庭又獲賜“傳真天師”號,任崇真 館大學(xué)士?⑧,此外,杜光庭官階品位似乎還有升遷。《宣和書譜》卷五云: 傳授真大(天)師特進(jìn)撿(檢)校太傅太子賓客兼崇文(真)館大學(xué)士行尚書戶部侍郎廣成 先生上柱國蔡國公。此時杜光庭的散官階品已由“光祿大夫”升至“特進(jìn)”,另有檢校官“太傅太子賓客”。這 或許不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序》所署職銜與此略同,這篇序文 是杜光庭為刊刻《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撰寫的⑨,序前署為: 唐引駕傳真天師特進(jìn)檢校太傅光祿大夫行尚書戶部侍郎崇真館大學(xué)士上柱國彭城郡蔡國公弘 教大師金門羽客文章應(yīng)制內(nèi)殿供奉三教談?wù)搹V成先生食邑五千戶實封一千六百戶。
從所署師號、俗職、賜紫來看,既有僖宗朝的“弘教大師”“文章應(yīng)制” “賜紫”、“內(nèi) 殿供奉”,又有前蜀王建時的“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上柱國”、“彭城郡蔡 國公”、“廣成先生”;還有后主王衍時的“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而“特進(jìn)”也 當(dāng)是后主王衍所授。前蜀王衍時期,杜光庭已經(jīng)年邁,這種官階品位名號的堆積,若確實由 杜光庭自己簽署,多少帶有總結(jié)回顧的意味。但據(jù)《十國春秋》卷四十七所載,杜光庭接受 傳真天師、崇真館大學(xué)士以后,“未幾解官,隱青城山! 前蜀咸康元年(925)后主王衍 迎降,杜光庭解官退隱很可能在此之前,若此也算明智之舉。
- 1、《題福唐觀二首》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云樓勢逼天。古洞草深微有路,舊碑文滅不知...
- 2、《讀書臺》 山中猶有讀書臺,風(fēng)掃晴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
- 3、《題仙居觀》 往歲真人朝玉皇,四真三代住繁陽。初開九鼎丹華熟,繼躡五云天路...
- 4、《句》 銅壺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宮爭卷簾。(《月》,以下《錦繡萬花谷》...
- 5、《山居三首(一作鄭遨詩)》 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醉勸頭陀酒,...
- 6、《思山詠(一作鄭遨詩)》 因賣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塵。不如將耳入山去,萬是千非愁殺...
- 7、《傷時(一作鄭遨詩)》 帆力劈開滄海浪,馬蹄踏破亂山青。浮名浮利過于酒,醉得人心死不...
- 8、《題龍鵠山》 抽得閑身伴瘦筇,亂敲青碧喚蛟龍。道人掃徑收松子,缺月初圓天柱...
- 9、《贈人》 靜神凝思仰青冥,此夕長天降瑞星。海上昨聞鵬羽翼,人間初見鶴儀...
- 10、《題北平沼》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誦靈書。朝回時宴三山客,澗盡閑飛五色...
- 11、《贈將軍》 □□□□□□□,□□□□□□□。八表順風(fēng)驚雨露,四溟隨劍息波...
- 12、《題鴻都觀》 亡吳霸越已功全,深隱云林始學(xué)仙。鸞鶴自飄三蜀駕,波濤猶憶五湖...
- 13、《紀(jì)道德》 道,德。清虛,玄默。生帝先,為圣則。聽之不聞,摶之不得。至德...
- 14、《景福中作(一作鄭遨詩)》 悶見戈鋋匝四溟,恨無奇策救生靈。如何飲酒得長醉,直到太平時節(jié)...
- 15、《題霍山秦尊師(一作鄭遨詩)》 老鶴玄猿伴采芝,有時長嘆獨(dú)移時。翠娥紅粉嬋娟劍,殺盡世人人不...
- 16、《贈蜀州刺史》 再扶日月歸行殿,卻領(lǐng)山河鎮(zhèn)夢刀。從此雄名壓寰海,八溟爭敢起波...
- 17、《題莫公臺》 奇絕巍臺峙濁流,古來人號小瀛洲。路通霄漢云迷晚,洞隱魚龍月浸...
- 18、《題平蓋沼》 勢壓長江空八陣,吳都仙客此修真。寒江向晚波濤急,深洞無風(fēng)草木...
- 19、《題鶴鳴山》 五氣云龍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間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劍佩...
- 20、《題都慶觀》 三仙一一駕紅鸞,仙去云閑繞古壇。煉藥舊臺空處所,掛衣喬木兩摧...
- 21、《初月》 始看東上又西浮,圓缺何曾得自由。照物不能長似鏡,當(dāng)天多是曲如...
- 22、《懷古今》 古,今。感事,傷心。驚得喪,嘆浮沈。風(fēng)驅(qū)寒暑,川注光陰。始衒...
- 23、《招友人游春(一作鄭遨詩)》 難把長繩系日烏,芳時偷取醉功夫。任堆金璧磨星斗,買得花枝不老...
- 24、《偶題(一作鄭遨詩)》 似鶴如云一個身,不憂家國不憂貧。擬將枕上日高睡,賣與世間榮貴...
- 25、《詠西施(一作鄭遨詩)》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鈿飾。臉橫一寸波,浸破吳王國。...
- 26、《題劍門》 誰運(yùn)乾坤陶冶功,鑄為雙劍倚蒼穹。題詩曾駐三天駕,礙日長含八海...
- 27、《題本竹觀》 樓閣層層冠此山,雕軒朱檻一躋攀。碑刊古篆龍蛇動,洞接諸天日月...
- 28、《題空明洞》 窅然靈岫五云深,落翮標(biāo)名振古今。芝朮迎風(fēng)香馥馥,松檉蔽日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