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唐代·杜甫
楚山經(jīng)月火,大旱則斯舉。舊俗燒蛟龍,驚惶致雷雨。
爆嵌魑魅泣,崩凍嵐陰昈.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
青林一灰燼,云氣無處所。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風吹巨焰作,河棹騰煙柱。勢俗焚昆侖,光彌焮洲渚。
腥至焦長蛇,聲吼纏猛虎。神物已高飛,不見石與土。
爾寧要謗讟,憑此近熒侮。薄關(guān)長吏憂,甚昧至精主。
遠遷誰撲滅,將恐及環(huán)堵。流汗臥江亭,更深氣如縷。
杜甫(dù fǔ)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