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99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视频|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abbr id="w4mkm"><ul id="w4mkm"></ul></abbr>
  • <option id="w4mkm"><kbd id="w4mkm"></kbd></option>
  • <cite id="w4mkm"><fieldset id="w4mkm"></fieldset></cite>
    當前位置:電子課本網(wǎng) > 古詩大全 > 唐代詩人 > 

    戴叔倫的詩

    唐代戴叔倫戴叔倫(dài shū lún)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軼聞
      唐代著名田園詩人戴叔倫,幼年才思敏捷。一次,老師帶他到郊外游玩,來到一個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見一只白色的公雞站在高處啼叫。老師即興擬出上聯(lián):
      白店白雞啼白晝;
      小叔倫邊走邊尋思,一直到了日頭偏西,還未想出恰當?shù)膶洹:髞,他們走到一個叫黃村的地方,恰巧碰到一只黃狗從大門內竄出來,追著他們狂叫。這時,戴叔倫靈機一動,馬上對出下聯(lián):
      黃村黃犬吠黃昏。
    生平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江西鄱陽。在人生地疏的異鄉(xiāng),家計窘迫,于是他開始探尋仕途。 大歷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大歷三年,由劉晏推薦,任湖南轉運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jīng)略使。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辭官歸隱,六月十三日在返鄉(xiāng)途中客死清遠峽(今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于金壇小南門外縣城南郊。明萬歷46年(1618年),金壇知縣張翰中為疏通城內漕河,將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門面粉廠南圍墻前),并親自題立“
    詩伯夜臺”墓碑,即“大詩人之墓”的意思。
    家庭
      有關戴叔倫的家庭,據(jù)史料所載,他先后取過兩位妻子,第一位是永州刺史韋采的女兒,繼室娶的則是殿中侍御史崔殷之女。他膝下究竟有幾個孩子,不知道。只知道他的繼室在公元787年左右過世時,撇下了一個僅有六歲的女兒。那年戴叔倫55歲,可謂晚年喪妻。他借女兒六歲生日的機會還寫下一首《少女生日感懷》的七律詩,以此----“五逢晬日今方見/置爾懷中自惘然/乍喜老身辭遠役/翻悲一笑隔重泉/欲教針線嬌難解/暫弄琴書性已便/還有蔡家殘書籍/可能分與外人傳”(今天又到了那曾為你過過五次的生日/可我把你抱在懷中時卻感到異常茫然/雖說老父我慶幸自己還能在你身邊而沒遠赴異鄉(xiāng)為官做事/但一想到與你剛剛去世的母親相隔黃泉就悲上心頭/想教你做針線活兒可你還太小而不懂事/想讓你學琴棋書畫的本領可又怕你因此而喪失了孩子的那股天真勁兒/家里老父我留下的書籍雖像當年蔡邕死后留給他女兒蔡文姬的一樣多/但恐怕只能傳給外人去讀了)。戴叔倫寫完這首詩的三年后,也就是小女兒九歲時,自己也便離開了人世。從這首詩上看,至少在當時他身邊只有這一個女兒。
    詩詞風格
      戴叔倫的詩,體裁形式多樣: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體近體,皆有佳作。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有反映戰(zhàn)亂中社會現(xiàn)實的,有揭露昏暗丑惡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嘆羈旅離愁的,也有描繪田園風光的……而在他的諸多詩篇中,最有價值、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還應該說是那些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作品。例如:《女耕田行》:“無人無牛不及犁,持刀砍地翻新泥。”“姊妹相攜心正苦,不見路人唯見土!睂懕M農家婦女勞作之苦;《邊城曲》:“人生莫作遠行客,遠行莫戍黃沙磧,黃沙磧下八月時,霜風裂膚百草衰!睂戇h戍邊城士兵的艱辛;   《屯田詞》開始寫:“春來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種禾麥”,后來在遇到天旱、蝗災、顆粒無收的情況下,官吏還強迫去砍伐南山樹木,趕著耕牛去,耕牛也因“霜重草枯”而凍死,詩人禁不住發(fā)出“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 如雨”的慨嘆。這些詩,不僅從正面描寫封建壓迫與剝削下勞動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語言平易暢達,描寫細膩委婉,感情充沛連綿,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另外,戴叔倫還給后人留下了頗為有名的論詩名言,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這對宋明以后的神韻派和性靈派詩人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主要事跡
      戴叔倫是江蘇/金壇縣人。他爺爺戴修譽和他爸爸戴昚用,都做了一輩子隱士而不愿為官?傻搅舜魇鍌愡@輩兒,他與哥哥戴伯倫就都開始做官了。他哥哥做的官不大,僅是個縣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傳》里說戴叔倫是貞元十六年(公元805年)中的進士,恐大謬。唐人權德輿為戴叔倫所寫的“墓志銘”很清楚地說,戴叔倫死于貞元五年(公元789年),春秋五十八歲。倒推一下,其生年則為公元732年。而公元805年時,戴叔倫已經(jīng)死了17年了,絕不可能再登什么進士第。想必辛文房是沒見過權德輿為戴叔倫所寫的這篇“墓志銘”,所以就一通瞎猜。戴叔倫中進士,估計應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前后,那時他二十六歲,“安/史之亂”也剛平息。在“安史之亂”平息前,戴叔倫一直跟從當時的名士蕭穎士學習,且因避亂而去鄱陽暫居過幾年。他三十二歲時,吏部尚書兼鹽鐵轉運使/劉晏很欣賞他,向朝廷上表推薦戴叔倫為九品秘書正字,并召他入自己的幕府中做事。鹽鐵轉運的差事,其實就是負責國家鹽務與錢糧的運輸。那時,劉晏負責的是湖南一帶的鹽鐵轉運,戴叔倫可謂是他的得力助手。一次,戴叔倫押解錢糧路過四川云安,正逢叛臣楊子琳謀反,劫持了戴叔倫,并威嚇戴叔倫說,“把錢交出來,我就免你一死!蔽覀兊拇鞔笕司挂矊幩啦磺艘话眩f“身可殺/財不可奪”,那楊子琳看看也沒什么辦法,就又把他放了。戴叔倫因此而升為八品的監(jiān)察御史。五十歲時,再升為七品的東陽縣令。任縣令期間,因政績卓著,加授從六品的大理司直。五十二歲時,提升為正六品的侍御史。五十三歲那年,代任四品的撫州刺史,同年轉正,加授金紫服(《新唐書車服志》曰:自是百官賞緋/紫,必兼魚袋,謂之章服。),封譙縣開國男爵位。
      戴叔倫的詩,自唐人高仲武說他“其骨稍軟”后,清代的紀曉嵐、翁方綱、喬億等人也都講他“雄渾不足”或“皮松肌軟”之類的話。我倒不以為然,因為大凡充滿澹泊之意的詩,你讓它怒目圓睜或鏗鏘有聲也不大可能,雄渾與澹泊原本就是一對兒矛盾,非要二者兼?zhèn)淦饋,就是渾球兒的要求了。再則,紀曉嵐、翁方綱是何等脾氣與人物----那是拼命入世的大官人啊,所寫的東西自然是“進取”有余、“奮斗”剛強。
      而戴叔倫是不想逞強的,即使三十歲出頭時被劉晏推薦做了九品的秘書省正字,也還抒寫著“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的恬淡情愫。等到他升任御史時,對于仕途其實已有厭倦情緒了,諸如“早知名是病,不敢繡為衣”以及“身隨幻境勞多事/跡學禪心厭有名”之類的詩句,就很能表明他激流勇退的心思。據(jù)說在出仕前,他就曾半隱于小天臺山中,常與方外之士交往,甚至精研《易經(jīng)》,很打算求仙學道。
      其實,戴叔倫有他自己的詩歌觀,他曾說:“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彼{田那地方在陜西省,以盛產美玉聞名。但美玉在尚未開采出山以及未加工前,猛地看去其實與一塊破石頭無異,自然不能把它放在眼前來觀賞,與其拿到眼前來看一塊破石頭,真不如去看它在山中被烈日照耀時所生發(fā)出的朦朧光芒。把這句話說的更明白些,其實就是說“詩貴朦朧”。當然,這句話可能也還有另外一種指向----詩人與詩之關系,因為“藍田生玉”這四字的本意指的是“只有藍田那地方才能產出美玉”,換言之----只有好詩人/才能出好詩;而好詩人未必就能夠拉到你跟前做成好朋友或好人,一但你離詩人近了/熟了/沒了神秘感,沒準兒就開始討厭他了。倘若再發(fā)現(xiàn)他有打嗝放屁的毛病,口臭腋臭的氣息,以往那美好詩人的形象很可能就被徹底糟蹋。若干年前,我去貴州出差,順便到貴州農學院造訪了一下印象中還不錯的詩人鄭單衣,可見面時驚聞他身上散發(fā)出濃烈的胡臭,就再也不想見他的人和詩了。
      估計戴叔倫是不會有胡臭的,即使有,也知道要躲人遠一點,留個好印象。他讓人遠遠看他的詩,自己也把詩寫得遠遠的----
      年年五湖上,厭見五湖春。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風塵。今日扁舟別,俱為滄海人。
      自唐人高仲武始,宋/元/明/清歷代評論者能比較認可的基本是他的五律, 《中興間氣集》里所選的六首戴詩,全是五律。唐人姚合在《極玄集》里所選的七首戴詩,不是五律的也只有一首。唐人韋糓所編的《才調集》選戴詩四首,三首是五律。其實,從初唐到中唐,五律一直是詩壇上的主流詩體,即使是“省試詩”也是十二句的五言體,所以詩人大都對五言詩的寫作下過極深功夫,而以五律或五言體見長的詩人也就不獨戴叔倫一個了。 有一個情況是需要特別說明的,那就是收在戴叔倫名下的詩,偽作及還不能確定的比較多。 《全唐詩》共收戴叔倫詩304首,基本是以明代的活字本唐人詩集/朱警的《唐百家詩》/胡震亨的《唐音統(tǒng)箋》/《文苑英華》以及清康熙年間席啟寓所編的《唐百名家集》等書為依據(jù)編纂而成。上世紀八十年代經(jīng)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蔣寅先生耙梳考證,暫時得出可確信為戴作的184首,可確定為偽作的56首,而備考之作依舊高達64首之多。戴詩的偽作及不確定之作的數(shù)量之所以很高,主要因為歷經(jīng)宋/元時期的頻繁戰(zhàn)亂,各類文集遭兵焚及散佚均很嚴重,明代以后的民間私館刻本又基本屬傳抄性質,七拼八湊,許多詩甚至都是唐代以后的人所寫,故可做的考據(jù)工作依然很多。四百多年后的宋朝,也有位姓戴的詩人叫戴復古,詩名響徹東南半壁江山近五十年,這人便是戴叔倫的后裔。若比較二人的詩,我其實更喜歡戴復古的,也常摘他的對偶詩句寫成對聯(lián)贈給友人,諸如“心寬忘地窄/亭小得山多”、“無心當世用/袖手看人忙”、“一心似水惟平好/萬事如棋不著高”、“菊花到死猶堪惜/秋葉雖紅不耐觀”、“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還來”等等。
    • 1、《蘭溪棹歌》 春天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
    • 2、《蘇溪亭》 春天 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闌。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
    • 3、《塞上曲二首·其二》 邊塞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
    • 4、《調笑令·邊草》 宋詞三百首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萬里月明。明月...
    • 5、《除夜宿石頭驛》 春節(jié)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
    • 6、《題稚川山水》 思鄉(xiāng)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
    • 7、《山行》 山行分曙色,一路見人稀。野鳥啼還歇,林花墮不飛。云迷棲鶴寺,...
    • 8、《塞上曲二首》 邊塞 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里馀。 漢祖謾夸婁敬策,卻將公主嫁...
    • 9、《送人游嶺南》 離別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
    • 10、《過三閭廟》 詠史懷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 11、《》 花發(fā)炎景中,芳春獨能久。因風任開落,向日無先后。若待秋霜來,...
    • 12、《客夜與故人偶集 / 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 唐詩三百首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
    • 13、《湘南即事》 盧橘花開楓葉衰,出門何處望京師。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住少...
    • 14、《》 歷歷愁心亂,迢迢獨夜長。春帆江上雨,曉鏡鬢邊霜。啼鳥云山靜,...
    • 15、《從軍行》 丈夫四方志,結發(fā)事遠游。遠游歷燕薊,獨戍邊城陬。西風壟水寒,...
    • 16、《小雪》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
    • 17、《》 卷籜正離披,新枝復蒙密。翛翛月下聞,褭褭林際出。豈獨對芳菲,...
    • 18、《新年第二夜答處上人宿玉芝觀見寄》 陽春已三日,會友聞昨夜?蓯圬呦,獨尋陶景舍。...
    • 19、《泛舟》 風軟扁舟穩(wěn),行依綠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煙迷。夜靜月初上,...
    • 20、《荔枝》 紅顆真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中庭種荔...
    • 21、《相思曲》 高樓重重閉明月,腸斷仙郎隔年別。紫蕭橫笛寂無聲,獨向瑤窗坐愁...
    • 22、《春怨》 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欲知別后相思意,回看羅衣積淚...
    • 23、《偶成》 野水連天碧,峰巒入海青。滄浪者誰子,一曲醉中聽。...
    • 24、《梧桐》 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天資韶雅性,...
    • 25、《懷素上人草書歌》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
    • 26、《雜曲歌辭·獨不見》 前宮路非遠,舊苑春將遍。玉戶看早梅,雕梁數(shù)歸燕。身輕逐舞袖,...
    • 27、《奉天酬別鄭諫議云逵、盧拾遺景亮見別之作》 巨孽盜都城,傳聞天下驚。陪臣九江畔,走馬來赴難。伏奏見龍顏,...
    • 28、《嘆葵花》 今日見花落,明日見花開。花開能向日,花落委蒼苔。自不同凡卉,...
    • 29、《孤鴻篇》 江上雙飛鴻,飲啄行相隨。翔風一何厲,中道傷其雌。顧影明月下,...
    • 30、《南野》 治田長山下,引流坦溪曲。東山有遺塋,南野起新筑。家世素業(yè)儒,...
    • 31、《獨不見》 前宮路非遠,舊苑春將遍。玉戶看早梅,雕梁數(shù)飛燕。身輕逐舞袖,...
    • 32、《崇德道中》 暖日菜心稠,晴煙麥穗抽?托碾p去翼,歸夢一扁舟。廢塔巢雙鶴,...
    • 33、《暉上人獨坐亭》 蕭條心境外,兀坐獨參禪。蘿月明盤石,松風落澗泉。性空長入定,...
    • 34、《廣陵送趙主簿自蜀歸絳州寧覲》 將歸汾水上,遠省錦城來。已泛西江盡,仍隨北雁回。暮云征馬速,...
    • 35、《早行寄朱山人放》 山曉旅人去,天高秋氣悲。明河川上沒,芳草露中衰。此別又千里,...
    • 36、《送別錢起》 陽關多古調,無奈醉中聞。歸夢吳山遠,離情楚水分。孤舟經(jīng)暮雨,...
    • 37、《白苧詞》 館娃宮中露華冷,月落啼鴉散金井。吳王扶頭酒初醒,秉燭張筵樂清...
    • 38、《屯田詞》 春來耕田遍沙磧,老稚欣欣種禾麥。麥苗漸長天苦晴,土干確確鋤不...
    • 39、《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筍成竹,誰家二女種新谷。無人無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
    • 40、《湘中懷古》 昔人從逝水,有客吊秋風。何意千年隔,論心一日同。楚亭方作亂,...
    • 41、《彭婆館逢韋判官使還》 受辭分路遠,會府見君稀。雨雪經(jīng)年去,軒車此日歸。暮春愁見別,...
    • 42、《長沙送梁副端歸京》 奏書歸闕下,祖帳出湘東。滿座他鄉(xiāng)別,何年此會同。藉芳憐岸草,...
    • 43、《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三首》 百年渾是客,白發(fā)總盈顛。佛國三秋別,云臺五色連。朝盤香積飯,...
    • 44、《與友人過山寺》 共有春山興,幽尋此日同。談詩訪靈徹,入社愧陶公。竹暗閑房雨,...
    • 45、《晚望》 山氣碧氤氳,深林帶夕曛。人歸孤嶂晚,犬吠隔溪云。杉竹何年種,...
    • 46、《贈月溪羽士》 月明溪水上,誰識步虛聲。夜靜金波冷,風微玉練平。自知塵夢遠,...
    • 47、《山居即事》 巖云掩竹扉,去鳥帶馀暉。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養(yǎng)花分宿雨,...
    • 48、《冬日有懷李賀長吉》 歲晚齋居寂,情人動我思。每因一尊酒,重和百篇詩。月冷猿啼慘,...
    • 49、《留別宋處士》 留歡方繼燭,此會豈他人。鄉(xiāng)里游從舊,兒童內外親。夜深愁不醉,...
    • 50、《潘處士宅會別》 相邀寒影晚,惜別故山空。鄰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十年難遇后,...